词典

号令的意思

hàolìng

号令


拼音hào lìng
注音ㄏㄠˋ ㄌ一ㄥˋ

繁体號令
词性名词 动词

词语解释

号令[ hào lìng ]

⒈  指挥部队军事行动的命令和指示的统称。

以出号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愬军号令。——《资治通鉴·唐纪》
传号令以诛奸贼。——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发布号令。

order;

⒉  传呼命令。古代以传叫之法发布命令,故称号令。

号令召三老。——《史记·陈涉世家》
号令明肃。——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号令三军。

verbal command;

引证解释

⒈  号召;发布命令。

《诗·齐风·东方未明序》:“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
《国语·越语上》:“越王 句践 栖於 会稽 之上,乃号令於三军。”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所宜大明约束,使信在言前,号令指麾,以图功利。”
明 李贽 《藏书·儒臣传·刘向》:“李生 曰:‘……盖是时 周 室既衰,天子不能操礼乐征伐之权,以号令诸侯。’”

⒉  发布的号召或命令。

《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是月也,申严号令。”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杨朔 《走进太阳里去》:“队伍黄昏出发,走到半夜,渐渐接近了铁路,忽然从前头悄悄传来一声紧急的号令,人马一齐伏到地上去。”

⒊  将犯人行刑以示众。

《元典章·工部二·船只》:“如有违犯之人,捉挐到官,取问是实,定将犯人对众号令,严行断罪。”
《水浒传》第一一六回:“宋江 令讨放砲火种,吹起灯来看时,上面写道:‘ 宋江 早晚也号令在此处!’”
《东周列国志》第五九回:“厉公 重赏甲士,将三 郤 尸首,号令朝门,三日,方听改葬。”

国语辞典

号令[ hào lìng ]

⒈  传呼命令。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总兵号令一声,那些兵一 齐渡过河去了。」

如:「号令三军」。

⒉  传呼的命令。

《三国演义·第一〇〇回》:「既令进兵,今又教休进,何其号令不明!」

命令 号召

⒊  发号施令的政权。

《史记·卷一六·秦楚之际月表》:「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闲,号令三嬗。」

号令[ hào ling ]

⒈  将犯人捆绑游街示众。

《水浒传·第五一回》:「立等知县差人,把雷横捉拿到官。当厅责打,取了招状,将具枷来枷了,押出去号令示众。」
《三国演义·第九回》:「王允命缚赴市曹斩之,又将董卓尸首,号令通衢。」

“号”字共有2个读音: [hào]   [háo]  

号

汉字
读音[hào][háo]
注音ㄏㄠˋ|ㄏㄠˊ
部首[口]  口字旁
笔画总笔画:5 部外:2
异体字 呺 嚎 號 譹 ????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3F7
其它编码五笔:kgnb 仓颉:rmvs 郑码:jaz 四角:60027
笔顺编码25115
笔顺笔画丨フ一一フ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横 竖折折钩

“号”字的意思

[hào]

1.名称:国号。年号。

2.原指名和字以外另起的别号,后来也指名以外另起的字: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孔明是诸葛亮的号。

3.商店:商号。银号。分号。宝号。

4.标志;信号:记号。问号。加减号。暗号儿。击掌为号。

5.排定的次第:挂号。编号。

6.表示等级:大号。中号。小号。五号字。

7.种;类:这号人甭理他。这号生意不能做。

8.(号儿)指某种人员:病号。伤号。彩号。

9.表示次序(多放在数字后)。a)一般的:第三号简报。门牌二号。b)特指一个月里的日子:五月一号是国际劳动节。

10.姓。

11.号令:发号施令。

12.号筒。

13.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

14.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起床号。集合号。冲锋号。

[háo]

1.拖长声音大声叫唤:呼号。号叫。北风怒号。

2.大声哭:哀号。

“号”字的基本解释

(號)

hào ㄏㄠˋ

名称:国号。年号。字号。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记号,标志:信号。暗号。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号。号码。 扬言,宣称:号称。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指某种人员:病号。伤号。 标上记号:号房子。把这件东西号上。 号令,命令:发号施号令。号召。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号。号兵。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号人。

(號)

háo ㄏㄠˊ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号。号叫。 大声哭:哀号。号丧。号啕大哭。

英语 mark, sign; symbol; number

德语 Kennzeichen, Merkmal,Maß, Größe,Tag,Name, Bezeichnung (S)​,Nummer (S)​,Datum"_x000d_

“令”字共有3个读音: [líng]   [lǐng]   [lìng]  

令

汉字
读音[líng][lǐng][lìng]
注音ㄌㄧㄥˊ|ㄌㄧㄥˇ|ㄌㄧㄥˋ
部首[人]  人字旁
笔画总笔画:5 部外:3
异体字 聆 令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E4
其它编码五笔:wycu 仓颉:oini 郑码:odw 四角:80302
笔顺编码34454
笔顺笔画ノ丶丶フ丶
笔顺名称 撇 捺 点 横撇/横钩 点

“令”字的意思

[lìng]

1.命令。

2.使得:令人兴奋。

3.美好:令名。

4.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兄(称对方的哥哥)。

5.时节:冬令。

6.古代官名:县令。

7.古又同“鸰(líng)”。

[líng]

1.〔令狐〕

2.古地名。在今山西临猗一带。

3.复姓。

[lǐng]

量词。原张的纸五百张为一令。

“令”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íng ㄌㄧㄥˊ

 ◎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其它字义

lǐng ㄌㄧㄥˇ

 ◎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其它字义

lìng ㄌㄧㄥˋ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古代官名:县令。令尹。尚书令。使,使得:令人兴奋。时节:时令。节令。美好,善: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小令。如梦令。

英语 command, order; 'commandant', magistrate; allow, cause

德语 Order, Befehl, Anweisung (S)​,anweisen, befehlen, verfügen (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