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行道的意思

hángdào

行道


拼音háng dào
注音ㄏㄤˊ ㄉㄠˋ

词语解释

行道[ háng dào ]

⒈  〈方〉:行业。

trade; profession;

引证解释

⒈  道路。

《诗·大雅·緜》:“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俞樾 《群经平议·毛诗四》:“行道连文,行亦道也。”

⒉  指路人。

宋 苏轼 《表忠观碑》:“今 钱 氏功德,殆过於 融,而未及百年,坟庙不治,行道伤嗟,甚非所以劝奬忠臣,慰答民心之义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垦荒》:“近日 俄 人费万万帑金以修 西伯利亚 之铁路,阴谋诡计行道皆知。”

⒊  实践自己的主张或所学。

《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史记·韩昭侯世家》:“申不害 相 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然则君子应世行道,亦有不守坟墓之时,况为事际所逼也。”
宋 王禹偁 《孙府君墓志铭》:“公即评事之次子,少孤力学,举进士不第,退而修经世之务,欲以布衣干天子,取显位而行道。”
《老残游记》第三回:“鄙人行道,没有一定的药金。果然医好了姨太太病,等我肚子飢时,赏碗饭吃,走不动时,给几个盘川,尽够的了。”

⒋  修道。

唐 贾岛 《哭柏岩和尚》诗:“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禪身。”
明 高启 《方匡师画》诗:“身若在师行道处,晚来唯讶不闻鐘。”

⒌  方言。职业;行当。

孙芋 《妇女代表》:“我想告诉你,叫你还干你的行道。”

国语辞典

行道[ xíng dào ]

⒈  行走在道路上。

《诗经·小雅·采微》:「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⒉  道路。

《诗经·大雅·绵》:「肆不殄厥愠,亦不损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⒊  实践道德、正义。

如:「替天行道」、「立身行道」。

⒋  往来、走动。也作「行踏」。

《儒林外史·第七回》:「晚生数十年以来,并不在江湖上行道,总在王爷府和诸部院大老爷衙门交往。」

⒌  作法事。

《南史·卷四四·齐武帝诸子传·晋安王子懋传》:「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

行道[ háng dao ]

⒈  北方方言。指行业。

“行”字共有2个读音: [háng]   [xíng]  

行

汉字
读音[háng][xíng]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ˊ
部首[行]  行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0
异体字 ???? ???? ???? 行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84C
其它编码五笔:tfhh|tgsh 仓颉:hommn 郑码:oi 四角:21221
笔顺编码332112
笔顺笔画ノノ丨一一丨
笔顺名称 撇 撇 竖 横 横 竖钩

“行”字的意思

[háng]

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

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

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

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

[hàng]

见〖树行子〗。

[héng]

见〖道行〗。

[xíng]

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

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

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

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

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

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

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

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

10.姓。

“行”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áng ㄏㄤˊ

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步行的阵列。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行业:同行。各行各业。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

其它字义

xíng ㄒㄧㄥˊ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出外时用的:行装。行箧。行李。流通,传递:行销。风行一时。从事:进行。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实际地做:行礼。行医。行文。可以:不学习不行。能干:你真行。将要:行将毕业。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行(“金”、“木”、“水”、“火”、“土”)。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行。汉字字体的一种:行书。姓。

英语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德语 Linie ,ZEW ,fähig, in Ordnung, kompetent, okay, temporär (S)​,gehen, reisen, etw. ausführen, Reise, Verhalten

“道”字共有1个读音: [dào]  

道

汉字
读音[dào]
注音ㄉㄠˋ
部首[辶]  走之旁
笔画总笔画:12 部外:9
异体字 ???? ???? ???? ???? ???? 衟 衜 噵 ????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053
其它编码五笔:uthp 仓颉:ythu 郑码:uanw 四角:38306
笔顺编码431325111454
笔顺笔画丶ノ一ノ丨フ一一一丶フ丶
笔顺名称 点 撇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点 横折折撇 捺

“道”字的意思

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道德:道义。

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道”字的基本解释

dào ㄉㄠˋ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道门。一贯道。 说,讲: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 线条:铅笔道儿。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量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英语 path, road, street; method, way

德语 Dao (chinesische Philosophie)​ ; Passage, Weg (Eig)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