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海边。
⒈ 海边。
引《书·禹贡》“夹右 碣石 入于 河” 孔 传:“碣石,海畔山。”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茝蓀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唐 柳宗元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诗:“海畔尖山似劒鋩,秋来处处割愁肠。”
“海”字共有1个读音: [hǎi]
汉字 | 海 |
---|---|
读音 | [hǎi] |
注音 | ㄏㄞˇ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7 |
异体字 | ???? ???? ???? 海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D77 |
其它编码 | 五笔:itxu|itxy 仓颉:eowy 郑码:vmzy 四角:38157 |
笔顺编码 | 4413155414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ノ一フフ丶一丶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撇 横 竖折/竖弯 横折钩 点 横 点 |
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
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
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
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
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
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
8.姓。
基本字义
海
hǎi ㄏㄞˇ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姓。英语
sea, ocean; maritime
德语 Meer ,Ozean
“畔”字共有1个读音: [pàn]
汉字 | 畔 |
---|---|
读音 | [pàn] |
注音 | ㄆㄢˋ |
部首 | [田] 田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5 |
异体字 | 沜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554 |
其它编码 | 五笔:lufh|lugh 仓颉:wfq 郑码:kiub 四角:69050 |
笔顺编码 | 2512143112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丨一丶ノ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撇 横 横 竖 |
1.田地的界限;(江湖、道路等)旁边:田畔。河畔。
2.古又同“叛”。
基本字义
畔
pàn ㄆㄢˋ
田地的界限。 边:河畔。湖畔。桥畔。耳畔。枕畔。 〔畔援〕横暴,跋扈,如“帝谓文王,无然畔畔。”亦称“畔换”、“叛换”。 古同“叛”。英语 boundary path piding fields
德语 Feldrain, Feldrand, an,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