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已往的佛。
⒈ 指已往的佛。
引《法苑珠林》卷十六:“我见过去佛初成道时,咸昇金刚坛,金瓶盛水,用灌佛顶。”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太祖皇帝 初幸 相国寺,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録 赞寧 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
“过”字共有3个读音: [guò] [guo] [guō]
汉字 | 过 |
---|---|
读音 | [guò][guo][guō] |
注音 | ㄍㄨㄛˋ|ㄍㄨㄛ|ㄍㄨㄛ |
部首 | [辶] 走之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3 |
异体字 | 過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過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FC7 |
其它编码 | 五笔:fpi 仓颉:ydi 郑码:dsw 四角:34300 |
笔顺编码 | 12445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丶丶フ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钩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
[guò]
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过河。过桥。过年。过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
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过磅。过秤。过油肉。过过数儿。
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过犹不及。树长得过了房。
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过氧化氢(H2O2)。
7.探望;拜访:过访。
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
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记过。勇于改过。
10.传染:这个病过人。
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
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他回过头看了看。
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
[guo]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
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
[guō]姓。
过
(過)
guò ㄍㄨㄛˋ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 超出:过于。过度(dù)。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àng)。过剩。过犹不及。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过电影。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 错误:过错。记过。过
(過)
guo ㄍㄨㄛ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过。用过。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过来。走过去。过
(過)
guō ㄍㄨㄛˉ
姓。英语 pass, pass through, go across
德语 Verbsuffix des experientiellen Aspekts ,Verbalpartikel: Aspekt der unbestimmten Vergangenheit (S),Vergehen, Fehler (S),vergehen, verbringen, verleben (V),vorbeigehen (an), passieren, überqueren (V),nach, später (Adv),Guo (Eig, Fam)
“去”字共有1个读音: [qù]
汉字 | 去 |
---|---|
读音 | [qù] |
注音 | ㄑㄩˋ |
部首 | [厶] 私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3 |
异体字 | 㚎 厺 ???? ???? ???? 弆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3BB |
其它编码 | 五笔:fcu 仓颉:gi 郑码:bzs 四角:40732 |
笔顺编码 | 1215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フ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撇折 点 |
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去路。去向。从成都去重庆。他去了三天,还没回来。
2.离开:去国。去世。去职。去留两便。
3.失去;失掉:大势已去。
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这句话去几个字就简洁了。
5.距离:两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
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
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去了。
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
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去听报告去了。
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去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去了!⑿去声:平上去入。
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去白娘子。
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去。捎去。
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去(=过去)。让他说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基本字义
去
qù ㄑㄩˋ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去处。去路。去国。距离,差别:相去不远。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去年。去冬今春。除掉,减掉:去掉。去皮。去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去男主角。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去。进去。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去。汉语四声之一:去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英语 go away, leave, depart
德语 gehen, fortgehen, weggehen (V),verlassen (V)
“佛”字共有4个读音: [fó] [fú] [bì] [bó]
汉字 | 佛 |
---|---|
读音 | [fó][fú][bì][bó] |
注音 | ㄈㄛˊ|ㄈㄨˊ|ㄅㄧˋ|ㄅㄛˊ |
部首 | [亻] 单人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5 |
异体字 | 㚕 仏 仸 ???? ???? ???? ???? ???? 彿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F5B |
其它编码 | 五笔:wxjh 仓颉:olln 郑码:nynd 四角:25227 |
笔顺编码 | 3251532 |
笔顺笔画 | ノ丨フ一フノ丨 |
笔顺名称 | 撇 竖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撇 竖 |
[fó]
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
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fú]1.〔仿佛〕同“仿”。
2.古同“拂”,违背,违反。
[bì]古同“弼”,辅弼。
[bó]古同“勃”,兴起。
佛
fó ㄈㄛˊ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佛
fú ㄈㄨˊ
〔仿佛〕同“仿”。 同“拂”,违背,违反。佛
bì ㄅㄧˋ
同“弼”,辅弼。佛
bó ㄅㄛˊ
同“勃”,兴起。英语 Buddha; of Buddhism; merciful person; Buddhist image; the dead (Jap.)
德语 Buddha (S, Bud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