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瑰壮”。
⒉ 奇伟;壮丽。
⒊ 专指人体雄健、健美。
⒈ 亦作“瓌壮”。
⒉ 奇伟;壮丽。
引《西京杂记》卷六:“﹝ 晋灵公 冢﹞甚瑰壮,四角皆以石为玃犬捧烛。”
《艺文类聚》卷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人见一金牛,形甚瑰壮,以金为繅绊。”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朱审》:“﹝ 朱审 ﹞工画山水,深沉瓌壮。”
⒊ 专指人体雄健、健美。
引《新唐书·张守珪传》:“张守珪,陕州 河北 人,姿干瓌壮。”
“壮”字共有1个读音: [zhuàng]
汉字 | 壮 |
---|---|
读音 | [zhuàng] |
注音 | ㄓㄨㄤˋ |
部首 | [士] 士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3 |
异体字 | 壯 壵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壯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8EE |
其它编码 | 五笔:ufg 仓颉:lmg 郑码:tib 四角:34110 |
笔顺编码 | 412121 |
笔顺笔画 | 丶一丨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点 提 竖 横 竖 横 |
1.强壮:健壮。身体壮。年轻力壮。
2.雄壮;大:壮观。壮志。理直气壮。
3.加强;使壮大:以壮声势。壮壮胆子。
4.中医艾灸,一灼叫一壮。
5.姓。
6.壮族。原作僮。
基本字义
壮
(壯)
zhuàng ㄓㄨㄤˋ
大,有力,强盛:强壮。壮士。壮心。壮烈。壮美。兵强马壮。增加勇气和力量:壮胆。壮行(xíng )。以壮声势。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旧作“僮”):壮族。壮锦。壮歌。英语 big, large; robust; name of tribe
德语 stark, kräftig, rob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