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钩辀格磔”。
⒉ 鹧鸪鸣声。
⒊ 形容文字的诘诎聱牙。
⒈ 亦作“钩輈格磔”。
⒉ 鷓鸪鸣声。
引唐 李群玉 《九子坡闻鹧鸪》诗:“正穿詰曲崎嶇路,更听鉤輈格磔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鹧鸪》﹝集解﹞引 孔志约 曰:“鷓鴣生 江 南,形似母鸡,鸣云‘钩輈格磔’。”
鲁迅 《热风·“以震其艰深”》:“我先前只以为‘钩輈格磔’是古人用他来形容鹧鸪的啼声,并无别的深意思。”
⒊ 形容文字的诘诎聱牙。
引李涵秋 《文字感想》:“新学家薄国学为不足道,故为钩輈格磔之文,以震其艰深也。”
⒈ 状声词。形容鹧鸪的啼声。
引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诗:「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辀格磔声。」
“钩”字共有1个读音: [gōu]
汉字 | 钩 |
---|---|
读音 | [gōu] |
注音 | ㄍㄡ |
部首 | [钅] 金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4 |
异体字 | 鈎 鉤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鈎鉤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4A9 |
其它编码 | 五笔:qqcy 仓颉:oppi 郑码:przs 四角:87720 |
笔顺编码 | 311153554 |
笔顺笔画 | ノ一一一フノフフ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 横 横 竖提 撇 横折钩 撇折 点 |
1.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钩子。秤钩儿。火钩子。
2.形状像钩子的:蝎的钩子。钩针。
3.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4.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钩住树枝爬上去。
5.研究,探寻:钩玄。钩沉。钩校(jiào)。
6.牵连:钩党(指相牵连的同党)。
7.同“勾”。
8.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钩贴边。
9.古代兵器:钩戟。纯钩(剑名)。吴钩(刀名)。
10.镰刀。
11.古代称圆规。
基本字义
钩
(鈎、鉤)
gōu ㄍㄡˉ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钩子。秤钩儿。火钩子。 形状像钩子的:蝎的钩子。钩针。 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钩住树枝爬上去。 研究,探寻:钩玄。钩沉。钩校(jiào )。 牵连:钩党(指相牵连的同党)。 同“勾”。 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钩贴边。 古代兵器:钩戟。纯钩(剑名)。吴钩(刀名)。 镰刀。 古代称圆规。英语 hook, barb; sickle; stroke with
“辀”字共有1个读音: [zhōu]
汉字 | 辀 |
---|---|
读音 | [zhōu] |
注音 | ㄓㄡ |
部首 | [车] 车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6 |
异体字 | 輈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輈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F80 |
其它编码 | 五笔:ltey|ltuy 仓颉:kqhby 郑码:hepy 四角:47540 |
笔顺编码 | 1521335414 |
笔顺笔画 | 一フ丨一ノノフ丶一丶 |
笔顺名称 | 横 撇折 竖 提 撇 撇 横折钩 点 横 点 |
古代车前面弯曲的独木车辕。用以驾马。
基本字义
辀
(輈)
zhōu ㄓㄡˉ
◎ 车辕:“马倚辀而徘徊”。
英语 shaft
德语 ausstrahlen, strahlen
“磔”字共有1个读音: [zhé]
汉字 | 磔 |
---|---|
读音 | [zhé] |
注音 | ㄓㄜˊ |
部首 | [石] 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5 部外:10 |
异体字 | 矺 ???? ???? ???? ???? ???? ???? 厇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8D4 |
其它编码 | 五笔:dqas|dqgs 仓颉:mrnqd 郑码:grmf 四角:15694 |
笔顺编码 | 132513541521234 |
笔顺笔画 | 一ノ丨フ一ノフ丶一フ丨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撇 横撇/横钩 点 横 撇折 竖 横 竖 撇 捺 |
1.古代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
2.书法用语。指汉字笔画的捺。参见〔永字八法〕
基本字义
磔
zhé ㄓㄜˊ
古代分裂牲体以祭神。古代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磔刑。汉字笔形之一,即“捺(nà)”。英语 to dismember, tear apart; downward stroke slanting right
德语 Zerstückelung des Körpers (als Strafe in alten Zeiten) (S, Rechtsw),Zhe-Strich: nach rechts fallender Strich (in chinesischen Schriftzeich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