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钩辀”。鹧鸪鸣声。
⒉ 象声词。形容某些南方方言的语音。
⒈ 鷓鸪鸣声。
引唐 韩愈 《杏花》诗:“鷓鴣钩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攒青枫。”
宋 欧阳修 《送梅秀才归宣城》诗:“罢亚霜前稻,鉤輈竹上禽。”
清 曹寅 《白杜鹃意谓声似鹧鸪》诗:“何处啼山雪满身,鉤輈愁过落花晨。”
⒉ 象声词。形容某些南方方言的语音。
引唐 刘禹锡 《蛮子歌》:“蛮语鉤輈音,蛮衣斑斕布。”
清 沉起凤 《谐铎·雉媒》:“綵衣翩若,软语鉤輈。”
刘师培 《文说》:“故宣之于口,或音涉鉤輈。”
“钩”字共有1个读音: [gōu]
汉字 | 钩 |
---|---|
读音 | [gōu] |
注音 | ㄍㄡ |
部首 | [钅] 金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4 |
异体字 | 鈎 鉤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鈎鉤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4A9 |
其它编码 | 五笔:qqcy 仓颉:oppi 郑码:przs 四角:87720 |
笔顺编码 | 311153554 |
笔顺笔画 | ノ一一一フノフフ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 横 横 竖提 撇 横折钩 撇折 点 |
1.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钩子。秤钩儿。火钩子。
2.形状像钩子的:蝎的钩子。钩针。
3.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4.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钩住树枝爬上去。
5.研究,探寻:钩玄。钩沉。钩校(jiào)。
6.牵连:钩党(指相牵连的同党)。
7.同“勾”。
8.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钩贴边。
9.古代兵器:钩戟。纯钩(剑名)。吴钩(刀名)。
10.镰刀。
11.古代称圆规。
基本字义
钩
(鈎、鉤)
gōu ㄍㄡˉ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钩子。秤钩儿。火钩子。 形状像钩子的:蝎的钩子。钩针。 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钩住树枝爬上去。 研究,探寻:钩玄。钩沉。钩校(jiào )。 牵连:钩党(指相牵连的同党)。 同“勾”。 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钩贴边。 古代兵器:钩戟。纯钩(剑名)。吴钩(刀名)。 镰刀。 古代称圆规。英语 hook, barb; sickle; stroke with
“辀”字共有1个读音: [zhōu]
汉字 | 辀 |
---|---|
读音 | [zhōu] |
注音 | ㄓㄡ |
部首 | [车] 车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6 |
异体字 | 輈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輈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F80 |
其它编码 | 五笔:ltey|ltuy 仓颉:kqhby 郑码:hepy 四角:47540 |
笔顺编码 | 1521335414 |
笔顺笔画 | 一フ丨一ノノフ丶一丶 |
笔顺名称 | 横 撇折 竖 提 撇 撇 横折钩 点 横 点 |
古代车前面弯曲的独木车辕。用以驾马。
基本字义
辀
(輈)
zhōu ㄓㄡˉ
◎ 车辕:“马倚辀而徘徊”。
英语 shaft
德语 ausstrahlen, strah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