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戈楯”。戈和盾。亦泛指兵器。借指战争。
⒈ 亦作“戈楯”。
⒉ 戈和盾。亦泛指兵器。
引《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臧氏 使五人以戈楯伏诸 桐汝 之閭。”
《周礼·夏官·旅贲氏》:“掌执戈盾,夹王车而趋。”
⒊ 借指战争。
引明 方孝孺 《奉怀太史公》诗:“哀彼草昧初,遗黎困戈盾。”
“戈”字共有1个读音: [gē]
汉字 | 戈 |
---|---|
读音 | [gē] |
注音 | ㄍㄜ |
部首 | [戈] 戈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0 |
异体字 | 隿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208 |
其它编码 | 五笔:agnt|agny 仓颉:i 郑码:hm 四角:53000 |
笔顺编码 | 1534 |
笔顺笔画 | 一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斜钩 撇 点 |
1.古代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
2.姓。
基本字义
戈
gē ㄍㄜˉ
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干(gān)戈。倒(dǎo )戈。枕戈待旦。 姓。英语 halberd, spear, lance; rad. 62
德语 Hiebaxt, Hellebarde ( hist. Waffe, einscheidig mit langen Schaft ) (S, Mil),Ge (Eig, Fam),Radikal Nr. 62 = Hellebarde (Lanze + Axt) (S)
“盾”字共有1个读音: [dùn]
汉字 | 盾 |
---|---|
读音 | [dùn] |
注音 | ㄉㄨㄣˋ |
部首 | [目] 目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4 |
异体字 | 楯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6FE |
其它编码 | 五笔:rfhd 仓颉:hjbu 郑码:pdel 四角:72264 |
笔顺编码 | 331225111 |
笔顺笔画 | ノノ一丨丨フ一一一 |
笔顺名称 | 撇 撇 横 竖 竖 横折 横 横 横 |
1.盾牌,古代打仗时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等的牌形武器。
2.盾形的东西:金盾。银盾。
3.货币名。苏里南、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的本位货币。
盾
dùn ㄉㄨㄣˋ
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盾牌(亦喻推托的借口)。后盾。 盾形的东西(多指硬币上的纹章):金盾。银盾。英语 shield; dutch guilder; Indone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