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口:肘。也叫“胳膊肘儿”
英elbow;
⒈ 即肘。上臂和前臂相接处向外突起的部分。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两袖勒得高高的,连胳膊肘子也露了出来。”
亦作“胳膊肘”。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她穿件咖啡色起黑花的长袖绒旗袍,靠胳膊肘的地方有些磨光了。”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胖子喘吁吁的像头母牛,东倒西歪地回击着女学生,把她的旧旗袍扯碎得一直露到胳膊肘。”
“胳”字共有2个读音: [gē] [gé]
汉字 | 胳 |
---|---|
读音 | [gē][gé] |
注音 | ㄍㄜ|ㄍㄜˊ |
部首 | [月] 月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6 |
异体字 | 肐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0F3 |
其它编码 | 五笔:etkg 仓颉:bher 郑码:qrj 四角:77264 |
笔顺编码 | 3511354251 |
笔顺笔画 | ノフ一一ノフ丶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撇 横折钩 横 横 撇 横撇/横钩 捺 竖 横折 横 |
[gē]
1.〔胳臂〕上肢,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亦称“胳膊”(“臂”、“膊”均读轻声)。
[gé]1.〔胳肢〕在别人身上抓挠,使人由发痒而笑(“肢”读轻声)。
2.同“骼”。
[gā]1.〔胳肢窝〕同“夹肢窝”。
基本字义
胳
gē ㄍㄜˉ
〔胳臂〕上肢,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亦称“胳膊”(“臂”、“膊”均读轻声)。 〔胳肢窝〕同“夹肢窝”。其它字义
胳
gé ㄍㄜˊ
〔胳肢〕在别人身上抓挠,使人由发痒而笑(“肢”读轻声)。 同“骼”。英语 armpit, arms
德语 Achselhöhle (S)
“膊”字共有1个读音: [bó]
汉字 | 膊 |
---|---|
读音 | [bó] |
注音 | ㄅㄛˊ |
部首 | [月] 月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10 |
异体字 | ???? ???? 髆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18A |
其它编码 | 五笔:egef|esfy 仓颉:bibi 郑码:qfds 四角:73242 |
笔顺编码 | 35111251124124 |
笔顺笔画 | ノフ一一一丨フ一一丨丶一丨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折钩 横 横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竖 点 横 竖钩 点 |
上肢近肩的部分。
基本字义
膊
bó ㄅㄛˊ
上肢,近肩的部分:胳膊。赤膊(光膀子)。〔厚膊〕厚切肉。分裂尸体而曝之:“杀而膊诸城上”。英语 shoulders, upper arms
“肘”字共有1个读音: [zhǒu]
汉字 | 肘 |
---|---|
读音 | [zhǒu] |
注音 | ㄓㄡˇ |
部首 | [月] 月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3 |
异体字 | 胕 䏔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098 |
其它编码 | 五笔:efy 仓颉:bdi 郑码:qds 四角:74200 |
笔顺编码 | 3511124 |
笔顺名称 | 撇 横折钩 横 横 横 竖钩 点 |
上臂与前臂相接处向外凸起的部分:胳膊肘儿。掣肘(捉住其肘,喻阻挠别人做事)。肘子(a.肘;b.指食品的猪腿上半部)。
基本字义
肘
zhǒu ㄓㄡˇ
◎ 上臂与前臂相接处向外凸起的部分:胳膊肘儿。掣肘(捉住其肘,喻阻挠别人做事)。肘子(a.肘;b.指食品的猪腿上半部)。
英语 the elbow; help a person shoulder a load
德语 Ellbogen (S),Ellenbogen (S)
“子”字共有1个读音: [zǐ]
汉字 | 子 |
---|---|
读音 | [zǐ] |
注音 | ㄗˇ |
部首 | [子] 子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0 |
异体字 | 㜽 仔 ???? ???? ???? ???? ????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B50 |
其它编码 | 五笔:bbbb 仓颉:nd 郑码:ya 四角:17407 |
笔顺编码 | 521 |
笔顺笔画 | フ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基本字义
子
zǐ ㄗˇ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动物的卵:鱼子。蚕子。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姓。英语 offspring, child; fruit, seed of; 1st terrestrial branch
德语 Substantiv-Suff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