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膏沐的意思

gāo

膏沐


拼音gāo mù
注音ㄍㄠ ㄇㄨˋ

词语解释

膏沐[ gào mù ]

⒈  古代妇女润发的油脂。借喻德政或恩泽。洗沐;润泽。谓施惠。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妇女润发的油脂。

《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朱熹 集传:“膏,所以泽髮者;沐,涤首去垢也。”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妃妾之家,膏沐之遗,岁得再通。”
清 曹寅 《归舟和培山见答韵》:“楚 妃屏膏沐, 越 女乱粧靚。”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粗人”》:“她本有‘膏沐’,头发油光,只因老爷出征,这才懒得梳洗,随随便便了。”

⒉  借喻德政或恩泽。

《楚辞·王逸<九思·悯上>》:“思灵泽兮膏沐,怀兰英兮把琼若。”
原注:“灵泽,天之膏沐也,盖喻德政。”
明 吾邱瑞 《运甓记·手板击凤》:“都督,我频年受膏沐,今日分辞往丹瀆,惧才疎力薄,有孤覆育。”

⒊  洗沐;润泽。

唐 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日出雾露餘,青松如膏沐。”
集注引 孙汝听 曰:“如膏沐者,言雾露之餘,松柏皆如洗沐也。”
宋 范成大 《衡永之间山路艰涩》诗:“晚来出前冈,路坦亭堠促;将士走相贺,喜色如膏沐。”
清 杜岕 《九日荔轩招泛虎丘观穫》诗:“是日值微雨,千林尽膏沐。”

⒋  谓施惠。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祠堂所有,輒分之以恤孤寡,兴教育,足以膏沐族人。”

国语辞典

膏沐[ gāo mù ]

⒈  妇女洗涤、润泽头发所用的油膏。

《诗经·卫风·伯兮》:「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膏”字共有2个读音: [gāo]   [gào]  

膏

汉字
读音[gāo][gào]
注音ㄍㄠ|ㄍㄠˋ
部首[月]  月字旁
笔画总笔画:14 部外:10
异体字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18F
其它编码五笔:ypke 仓颉:yrbb 郑码:sjjq 四角:00227
笔顺编码41251452512511
笔顺笔画丶一丨フ一丶フ丨フ一丨フ一一
笔顺名称 点 横 竖 横折 横 点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膏”字的意思

[gāo]

1.脂肪,油;肥肉:焚膏继晷(guǐ)。

2.糊状的东西:牙膏。药膏。

3.中成药剂型之一。在常温时为固体、半固体或半流体的制品。可分为内服膏、外贴膏、外敷膏:益母草膏。狗皮膏。紫草膏。

4.肥沃:膏壤。

[gào]

1.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的转动部位上,使润滑:膏车。

2.把毛笔蘸墨后在砚台上掭:膏笔。

“膏”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āo ㄍㄠˉ

肥,肥肉:膏粱(肥肉、细粮)。膏腴。膏沃。 脂油:春雨如膏。膏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膏肓。

其它字义

gào ㄍㄠˋ

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上:膏油。 把毛笔蘸上墨汁在砚台边上掭:膏笔。膏墨。

英语 grease, fat; paste, ointment

德语 Creme (S)​,Paste (S)​,Salbe (S)

“沐”字共有1个读音: [mù]  

沐

汉字
读音[mù]
注音ㄇㄨˋ
部首[氵]  三点水
笔画总笔画:7 部外:4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C90
其它编码五笔:isy 仓颉:ed 郑码:vfvv 四角:34190
笔顺编码4411234
笔顺笔画丶丶一一丨ノ丶
笔顺名称 点 点 提 横 竖 撇 捺

“沐”字的意思

1.洗头发,也泛指洗涤:沐浴。栉风沐雨。

2.借指蒙受:沐恩。

3.姓。

“沐”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ù ㄇㄨˋ

洗头发:沐浴。栉风沐雨(喻辛苦奔波,饱经风雨)。润泽,或受润泽:沐恩。古代官员休假:沐日。休沐。整治:助之沐椁。米汁。姓。

英语 bathe, cleanse, wash, shampoo

德语 das Haar waschen (V)​,reinigen, säubern (V)​,Mu (Eig, Fam)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