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患干疥疮的人。比喻不干不净的人。
⒈ 犹言不三不四、不干不净的人。干,同“乾”;隔涝,疥疮。
引《水浒传》第二回:“他平生专好惜客养閒人,招纳四方干隔涝汉子。”
⒉ 乾隔澇漢子:患干疥疮的人。比喻不干不净的人。
引《水浒传》第二回:“他平生专好惜客养閒人,招纳四方乾隔涝汉子。”
⒈ 隔涝,疥疮。干隔涝汉子原称患干疥疮的人,今指不干不净、不三不四的人。《水浒传·第二回》:「他平生专好惜客养闲人,招纳四方干隔涝汉子。」
“干”字共有2个读音: [gān] [gàn]
汉字 | 干 |
---|---|
读音 | [gān][gàn] |
注音 | ㄍㄢ|ㄍㄢˋ |
部首 | [干] 干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0 |
异体字 | 乾 ???? 幹 漧 榦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乾幹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E72 |
其它编码 | 五笔:fggh 仓颉:mj 郑码:aed 四角:10400 |
笔顺编码 | 112 |
笔顺笔画 | 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横 横 竖 |
[gàn]
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骨干。
2.指干部:调干。干群关系。
3.做(事):实干。干活儿。埋头苦干。
4.能干;有能力的:干练。干才。
5.担任;从事:他干过厂长。
6.事情变坏;糟:要干。干了,钥匙忘在屋里了。
[gān]1.古代指盾牌:干戈。
2.姓。
3.冒犯:干犯。
4.牵连;涉及:干连。干涉。相干。
5.追求(职位、俸禄等):干禄。
6.水边:江干。河干。
7.天干:干支。
8.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干燥。干柴。油漆未干。衣服晾干了。
9.不用水的:干洗。干馏法。
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饼干。葡萄干儿。豆腐干儿。把萝卜晒成干儿。
11.空虚;空无所有:外强中干。钱都花干了。
12.只具形式的:干笑。干号(háo)。
13.属性词。指拜认的(亲属关系):干妈。干儿子。
14.徒然;白:干着急。干瞪眼。干打雷,不下雨。
15.形容说话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说话别那么干。
16.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我又干了他一顿。
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们干起来了。
干
(➑-⓮乾)
gān ㄍㄢˉ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个数:若干。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干燥。干柴。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饼干。豆腐干。 枯竭,尽净,空虚:干尽。干杯。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我又干了他一顿。 〈方〉慢待;置之不理:把客人干在一旁。 〔干将(jiàng)〕古剑名。 姓。干
(幹,➊榦)
gàn ㄍㄢˋ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做:干事。说干就干。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干才。干员。干练。 方言,坏、糟:事情要干。英语 oppose, offend; invade; dried
德语 arbeiten, machen, tun (V),managen, leiten, lenken, regeln (V),Radikal Nr. 51 = Schild (S, Sprachw)
“隔”字共有1个读音: [gé]
汉字 | 隔 |
---|---|
读音 | [gé] |
注音 | ㄍㄜˊ |
部首 | [阝] 双耳刀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10 |
异体字 | 膈 融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694 |
其它编码 | 五笔:bgkh 仓颉:nlmrb 郑码:yajl 四角:71227 |
笔顺编码 | 521251254312 |
笔顺笔画 | フ丨一丨フ一丨フ丶ノ一丨 |
笔顺名称 |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钩 点 撇 横 竖 |
1.遮断;隔开:隔成两间房。两村中间隔着一条河。
2.间隔;距离:隔两周再去。相隔不远。
基本字义
隔
gé ㄍㄜˊ
遮断:隔开。隔离。隔绝。隔断。阻隔。 相去有一段距离:隔壁。隔年。隔行(háng )。隔岸观火(喻见人遇到困难,漠不关心,采取观望或看热闹的态度)。隔墙有耳。 思想感情有距离:隔阂。隔膜。隔心。英语 separate, partition
德语 abstellen, abschneiden ,aufteilen, spalten ,trennen, ausscheiden
“涝”字共有1个读音: [lào]
汉字 | 涝 |
---|---|
读音 | [lào] |
注音 | ㄌㄠˋ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7 |
异体字 | 澇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澇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D9D |
其它编码 | 五笔:iapl|iape 仓颉:etbs 郑码:vewy 四角:34127 |
笔顺编码 | 4411224553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一丨丨丶フフノ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横 竖 竖 点 横撇/横钩 横折钩 撇 |
1.庄稼因雨水过多而被淹(跟“旱”相对):防旱防涝。庄稼涝了。
2.因雨水过多而积在田地里的水:排涝。
基本字义
涝
(澇)
lào ㄌㄠˋ
◎ 雨水过多,被水淹,与“旱”相对:排涝。抗旱防涝。涝灾。
英语 inundate, flood; torrent
德语 überflutet, überschwemmte
“汉”字共有1个读音: [hàn]
汉字 | 汉 |
---|---|
读音 | [hàn] |
注音 | ㄏㄢˋ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2 |
异体字 | 漢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漢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C49 |
其它编码 | 五笔:icy 仓颉:ee 郑码:vxs 四角:37140 |
笔顺编码 | 44154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フ丶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横撇/横钩 捺 |
1.汉水:江淮河汉。
2.汉族:汉语。
3.天河;银河:银汉。
4.成年男人:老汉。好汉。
5.朝代名。1.(前202—220)。刘邦灭秦后建立。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国号新(8—23)。自刘邦称汉王起,包括“新”,史称前汉或西汉。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建都洛阳,史称后汉或东汉。为曹魏所灭。西汉、东汉合称两汉。2.三国之一(221—263)。刘备建立。在今川、云、贵、渝及陕西南部。建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为曹魏所灭。3.五代之一(947—950)。沙陀族刘知远建立。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史称后汉。为后周所灭。4.十国之一(917—971)。刘䶮(yǎn)建立。建都广州,国号大越,次年改“汉”,史称南汉。为北宋所灭。5.十国之一(951—979)。刘旻(mín)建立。建都太原,国号汉,史称北汉。为北宋所灭。
基本字义
汉
(漢)
hàn ㄏㄢˋ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 天河:银汉。云汉。气冲霄汉。 成年男人:汉子。老汉。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 汉语的简称:英汉辞典。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 姓。英语 Chinese people; Chinese language
德语 chinesisch (ethnisch) ,Han (Eig, Fam)
“子”字共有1个读音: [zǐ]
汉字 | 子 |
---|---|
读音 | [zǐ] |
注音 | ㄗˇ |
部首 | [子] 子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0 |
异体字 | 㜽 仔 ???? ???? ???? ???? ????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B50 |
其它编码 | 五笔:bbbb 仓颉:nd 郑码:ya 四角:17407 |
笔顺编码 | 521 |
笔顺笔画 | フ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基本字义
子
zǐ ㄗˇ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动物的卵:鱼子。蚕子。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姓。英语 offspring, child; fruit, seed of; 1st terrestrial branch
德语 Substantiv-Suff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