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在水面上漂浮移动。
例浮游生物。
英swim;
⒉ 漫游。
英roam;
⒈ 漫游;遨游。
引《庄子·在宥》:“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
游,一本作“游”。 汉 班固 《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
《云笈七籤》卷一〇九:“乘龙驾云,浮游太清。”
⒉ 虫名。即蜉蝣。参见“蜉蝣”。
引晋 陆机 《赠弟士龙》诗之七:“视彼浮游,方之侨客;眷此黄庐,譬之毙宅。”
⒊ 在水里或空中飘流游动。
引《红旗歌谣·歌唱共产党》:“沼泽地歌唱共产党,鲤鱼儿浮游荷花香。”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温和的海风轻轻吹拂着,片片乌云在天际浮游着。”
⒋ 漫游。
引《楚辞·离骚》:“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
《汉书·郊祀志下》:“浮游 蓬莱,耕耘五德,朝种暮穫,与山石无极。”
《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白 浮游四方,尝乘月与 崔宗之 自 采石 至 金陵。”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女鬼惑仇铎》:“天台 士人 仇鐸 者……浮游 江 淮,壮年未娶。”
⒌ 虚浮不实。
引《晋书·裴頠传》:“遂薄综世之务,贱功烈之用,高浮游之业,埤经实之贤。”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钱起》:“芟 宋 齐 之浮游,剥 梁 陈 之嫚靡,逈然独立也。”
清 王夫之 《尚书引义·说命中二》:“诡於君子之道以淫於异端之教者,其为言也,恒与其所挟之知见相左,而繆为浮游之説以疑天下。”
⒍ 谓游手好闲。
引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今儒者释耒耜而学不验之语,旷日弥久而无益於理,往来浮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巧伪良民,以夺农妨政。”
《汉书·食货志下》:“又以《周官》税民:凡田不耕为不殖,出三夫之税,城郭中宅不树艺者为不毛,出三夫之布,民浮游无事,出夫布一匹。”
⒎ 人名。传说 黄帝 时创制箭的人。
引《荀子·解蔽》:“倕 作弓, 浮游 作矢。”
杨倞 注:“《世本》云‘ 夷牟 作矢’……或者 浮游,夷牟 之别名,或声相近而误耳。”
⒏ 人名。传说为 共工 的卿臣。
引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晋平公 梦朱熊窥其屏,恶之而疾,问於 子产,对曰:‘昔 共工 之卿曰 浮游,败於 顓頊,自沉於 淮。其色赤,其言善笑,其行善顾,其状如熊。’”
⒐ 虫名。即蜉蝣。参见“蜉蝣”。
引《大戴礼记·夏小正》:“浮游者,渠略也,朝生而暮死。”
《淮南子·诠言训》:“龟三千岁,浮游不过三日。”
⒈ 游泳。
例如:「鱼儿们自由自在的浮游在江面落花间。」
⒉ 周流、漫游。
引《淮南子·俶真》:「独浮游无方之外,不与物相弊?。」
⒊ 没有职业而到处流浪。
引《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民浮游无事,出夫布一匹。」
⒋ 蜉蝣的别名。参见「蜉蝣」条。
英语to float, to drift, to wander, variant of 蜉蝣[fu2 you2]
“浮”字共有1个读音: [fú]
汉字 | 浮 |
---|---|
读音 | [fú] |
注音 | ㄈㄨˊ |
部首 | [氵] 三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7 |
异体字 | 酻 㳇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D6E |
其它编码 | 五笔:iebg 仓颉:ebnd 郑码:vpya 四角:32147 |
笔顺编码 | 4413443521 |
笔顺笔画 | 丶丶一ノ丶丶ノフ丨一 |
笔顺名称 | 点 点 提 撇 点 点 撇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
1.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浮萍。油浮在水上。浮云。脸上浮着微笑。
2.在水里游:他能一口气浮到对岸。
3.在表面上的:浮土。浮雕。
4.可移动的:浮财。
5.暂时的:浮记。浮支。
6.轻浮;浮躁:他人太浮,办事不踏实。
7.空虚;不切实:浮名。浮夸。
8.超过;多余:人浮于事。浮额。
9.姓。
基本字义
浮
fú ㄈㄨˊ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浮桥。浮力。浮标。浮萍。浮泛。浮沉。漂浮。浮光掠影。表面的:浮皮儿。浮土。浮雕。空虚,不切实:浮夸。浮华。不沉静,不沉着:轻浮。浮躁。暂时的:浮记。浮支。可移动的:浮财。浮荡。浮吊。浮动。超过,多余:人浮于事。呈现,涌现:浮现。浮想。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浮脉。英语 to float, drift, waft; to exceed; superflu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