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用毛羽制成的御风雪的外衣。
⒉ 主管衣服之官。《左传·襄公三十年》:“与之田,使为君复陶,以为绛县师,而废其舆尉。”杜预注:“复陶,主衣服之官。”一说,陶,通“繇”,谓免役。杨伯峻注:“下文'为绛县师'则不能兼为晋君主衣服之官。盖县师在郊,主衣官在公宫……为君复陶者,为君办理免役之事,因而为绛县师。”详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晋复陶春复陶说》。
⒊ 即蝝。
⒈ 用毛羽制成的御风雪的外衣。参阅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斗袚》。
引《左传·昭公十二年》:“雨雪,王皮冠, 秦 復陶,翠被,豹舄。”
杜预 注:“秦 所遗羽衣也。”
孔颖达 疏:“冒雪服之,知是毛羽之衣,可以御雨雪也。”
⒉ 主管衣服之官。详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晋复陶春复陶说》。
引《左传·襄公三十年》:“与之田,使为君復陶,以为 絳县 师,而废其舆尉。”
杜预 注:“復陶,主衣服之官。”
一说,陶,通“繇”,谓免役。 杨伯峻 注:“下文‘为 絳县 师’则不能兼为 晋 君主衣服之官。盖县师在郊,主衣官在公宫……为君復陶者,为君办理免役之事,因而为 絳县 师。”
⒊ 即蝝。
引《说文·虫部》:“蝝,復陶也。”
段玉裁 注:“《释虫》曰:‘蝝,蝮蜪。’俗字从虫也……復陶未知於今何物。”
《国语·鲁语上》“虫舍蚳蝝” 三国 吴 韦昭 注:“蝝,復陶也,可食。”
古代用毛羽制作的御雨雪的衣服。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雨雪,王皮冠, 秦 復陶,翠被,豹舄。”
杜预 注:“秦 所遗羽衣也。”
孔颖达 疏:“文在冠下舄上,知是衣也,目之以 秦,明是 秦 所遗也,冒雪服之,知是毛羽之衣,可以御雨雪也。”
清 钱谦益 《古诗赠新城王贻上》:“穷子抵尺璧,冻人裂复陶。”
“陶”字共有1个读音: [táo]
汉字 | 陶 |
---|---|
读音 | [táo] |
注音 | ㄊㄠˊ |
部首 | [阝] 双耳刀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8 |
异体字 | 匋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676 |
其它编码 | 五笔:bqrm|bqtb 仓颉:nlpou 郑码:yrez 四角:77220 |
笔顺编码 | 5235311252 |
笔顺笔画 | フ丨ノフノ一一丨フ丨 |
笔顺名称 |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撇 横折钩 撇 横 横 竖 竖折/竖弯 竖 |
[táo]
1.用黏土烧制的材料,质地比瓷质松软,有吸水性:陶器。陶俑。彩陶。
2.制造陶器:陶冶。
3.比喻教育、培养:熏陶。
4.姓。
5.快乐:陶然。陶醉。
[yáo]皋陶(Gāoyáo),上古人名。
基本字义
陶
táo ㄊㄠˊ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陶俑。陶粒。陶瓷。陶管。陶器。 制造陶器:陶冶。陶铸。 喻教育、培养:陶化。陶育。陶染。熏陶。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陶然。陶醉。陶陶。 古同“淘”,洗。 姓。英语 pottery, ceramics
德语 gefällt ,Keramik ,Töpferei (S),Tao (Eig,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