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负荆请罪的意思

jīngqǐngzuì

负荆请罪


拼音fù jīng qǐng zuì
注音ㄈㄨˋ ㄐ一ㄥ ㄑ一ㄥˇ ㄗㄨㄟˋ

繁体負荊請罪
词性动词 成语

词语解释

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

⒈  背上荆条请求责罚。表示真诚地认罪赔礼。

我则做小,负荆请罪。——《元曲选外编·渑池会》

proffer a birch and ask for a flogging; apology for wrong-doing; be contrite and ask for pardon; carry a rod on one's back and ask to be punished; carry firewood and ask to be spanked;

引证解释

⒈  战国 时, 廉颇 为 赵国 大将, 蔺相如 后来居上, 廉颇 不服,欲羞辱 蔺,蔺 为了 赵国 的利益,处处退让。“廉颇 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 蔺相如 门谢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背负荆条,谓愿受杖。后以“负荆请罪”为向人赔礼道歉之典。

宋 朱熹 《答叶味道书》之二:“子静 终不谓然,而其后 子寿 遂服,以书来谢,至有负荆请罪之语。”
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环》十四:“不过,有言在先,我 老雷 可不是来负荆请罪的!”
亦作“负荆谢罪”。 金 马钰 《满庭芳·谢咸阳王法师》词:“追悔无由,不免放傚 廉颇。专专负荆谢罪,望吾师、痛挞则箇。”
亦省作“负荆”。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春官 曰:‘诚知获罪,负荆不足以谢。’”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和战》:“劝将军自思,祸来难救,负荆早向辕门叩。”

国语辞典

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

⒈  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相如为社稷著想,每每退让。廉颇得知后深觉自己无知,乃袒衣露肉,背负荆条,随宾客到蔺相如居所谢罪。典出《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后世用来形容向对方承认错,请求责罚和原谅。

《旧五代史·卷一三三·周书·世袭传二·钱镠传》:「敢不投杖责躬,负荆请罪。」

兴师问罪

“负”字共有1个读音: [fù]  

负

汉字
读音[fù]
注音ㄈㄨˋ
部首[贝]  贝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2
异体字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D1F
其它编码五笔:qmu 仓颉:nbo 郑码:rlo 四角:27802
笔顺编码352534
笔顺笔画ノフ丨フノ丶
笔顺名称 撇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撇 点

“负”字的意思

1.背(bēi):负荆。负重。

2.担负:负责任。身负重任。

3.依仗;倚靠:负隅。负险固守。

4.遭受:负伤。负屈。

5.享有:久负盛名。

6.亏欠;拖欠:负债。

7.背弃;辜负:负约。忘恩负义。有负重托。

8.失败(跟“胜”相对):胜负。负于客队。

9.属性词。小于零的(跟“正”相对):负数。负号。

10.姓。

“负”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負)

fù ㄈㄨˋ

驮,背(bèi ):负米。负疚。负重。如释重负。负荆请罪。担任:担负。负责。负累(lěi )。负罪。负荷。忍辱负重。身负重任。仗恃,依靠:负隅顽抗。自负(自以为了不起)。遭受:负伤。负屈。具有,享有:久负盛誉。欠(钱):负债。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负数。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负电。负极。违背,背弃:负心。负约。忘恩负义。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负。

英语 load, burden; carry, bear

德语 übernehmen (V)

“荆”字共有1个读音: [jīng]  

荆

汉字
读音[jīng]
注音ㄐㄧㄥ
部首[艹]  草字头
笔画总笔画:9 部外:6
异体字 荊 ????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346
其它编码五笔:agaj 仓颉:tjln 郑码:eaek 四角:42400
笔顺编码122113222
笔顺笔画一丨丨一一ノ丨丨丨
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 横 撇 竖 竖 竖钩

“荆”字的意思

1.灌木。种类很多。多丛生,枝条柔软,可编筐篓。

2.古时用荆条做成的刑杖:负荆请罪。

3.春秋时楚国也称荆。

“荆”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īng ㄐㄧㄥˉ

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紫荆。荆条。荆棘。披荆斩棘。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负荆请罪。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时楚国别称:荆州。荆璞(喻美质、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拙荆。山荆。荆妻。姓。

英语 thorns; brambles; my wife; cane

德语 Brombeersträucher (S)​,Dornen (S)​,Jing (Eig, Fam)

“请”字共有1个读音: [qǐng]  

请

汉字
读音[qǐng]
注音ㄑㄧㄥˇ
部首[讠]  言字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8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BF7
其它编码五笔:ygeg 仓颉:ivqmb 郑码:scq 四角:35727
笔顺编码4511212511
笔顺笔画丶フ一一丨一丨フ一一
笔顺名称 点 横折提 横 横 竖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请”字的意思

1.请求:请教。请假。请人帮忙。你可以请老师给你开个书目。

2.邀请;聘请:催请。请客。请医生。请人作报告。

3.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您请坐。请准时出席。

4.旧时指买香烛、纸马、佛龛等。

5.姓。

“请”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請)

qǐng ㄑㄧㄥˇ

求:请求。请示。请假(jiǎ )。请命。请战。请教(jiào )。请愿。请君入瓮。请缨(喻请战杀敌)。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请进。请坐。请安。请便。延聘、邀、约人来:请客。请柬。邀请。谒见、会见:“造请诸公,不避寒暑”。

英语 ask, request; invite; please

德语 Bitte ! (Int)​,bitten, einladen (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