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赋归去的意思

guī

赋归去


拼音fù guī qù
注音ㄈㄨˋ ㄍㄨㄟ ㄑㄨˋ

繁体賦歸去

词语解释

赋归去[ fù guī qù ]

⒈  晋陶潜为彭泽令,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并赋《归去来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后因以“赋归去”为辞官归隐之典。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赋归田”、“赋归来”。

晋 陶潜 为 彭泽 令,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并赋《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唐 王维 《奉送六舅归陆浑》诗:“酌醴赋归去,共知 陶令 贤。”
宋 邵雍 《诲答尧夫见寄》诗:“应笑无成三黜后,病衰方始赋归田。”
宋 晁补之 《八声甘州·扬州次韵和东坡钱塘作》词:“谓 东坡 、未老赋归来,天未遣公归。”
宋 叶梦得 《满江红·重阳赏菊》词:“问何须、特地赋归来,抛 彭泽。”

“赋”字共有1个读音: [fù]  

赋

汉字
读音[fù]
注音ㄈㄨˋ
部首[贝]  贝字旁
笔画总笔画:12 部外:8
异体字 賦 䝾 ????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D4B
其它编码五笔:mgah|mgay 仓颉:bompm 郑码:lohi 四角:73840
笔顺编码253411212154
笔顺笔画丨フノ丶一一丨一丨一フ丶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撇 点 横 横 竖 横 竖 提 斜钩 点

“赋”字的意思

1.(上对下)交给:赋予。

2.旧时指农业税:田赋。赋税。

3.征收(赋税):赋以重税。

4.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

5.做(诗、词):赋诗一首。

“赋”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賦)

fù ㄈㄨˋ

旧指田地税:田赋。赋税。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念诗或作诗:登高赋诗。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赋予。赋有。天赋。禀赋。古同“敷”,铺陈,分布。

英语 tax; give; endow; army; diffuse

德语 verleihen (V)

“归”字共有1个读音: [guī]  

归

汉字
读音[guī]
注音ㄍㄨㄟ
部首[彐]  雪字底
笔画总笔画:5 部外:2
异体字 歸 帰 㱕 䢜 ???? ???? ???? ???? ???? ???? ????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F52
其它编码五笔:jvg 仓颉:llsm 郑码:kdxb 四角:27070
笔顺编码23511
笔顺笔画丨ノフ一一
笔顺名称 竖 撇 横折 横 横

“归”字的意思

1.返回:归国华侨。无家可归。

2.还给;归还:物归原主。

3.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殊途同归。千条河流归大海。把性质相同的问题归为一类。

4.由(谁负责):一切杂事都归这一组管。

5.属于(谁所有):功劳归大家。这些东西归你。

6.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批评归批评,奖金一分也没少给。

7.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

8.姓。

“归”字的基本解释

(歸)

guī ㄍㄨㄟˉ

返回,回到本处:归国。归程。归侨。归宁(回娘家看望父母)。归省(xǐng )(回家探亲)。归真反璞。 还给:归还。物归原主。 趋向,去往:归附。众望所归。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归并。归功。归咎。 由,属于:这事归我办。归属。 结局:归宿(sù)。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归。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归,宣其室家”。 自首。

英语 return; return to, revert to

德语 für etw. verantwortlich sein, gehören (V)​,zurückgehen, zurückreichen, zurückgeben (V)​,zurückkehren (V)​,zurücklaufen (V)​,Gui (Eig, Fam)

“去”字共有1个读音: [qù]  

去

汉字
读音[qù]
注音ㄑㄩˋ
部首[厶]  私字旁
笔画总笔画:5 部外:3
异体字 㚎 厺 ???? ???? ???? 弆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3BB
其它编码五笔:fcu 仓颉:gi 郑码:bzs 四角:40732
笔顺编码12154
笔顺笔画一丨一フ丶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 撇折 点

“去”字的意思

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去路。去向。从成都去重庆。他去了三天,还没回来。

2.离开:去国。去世。去职。去留两便。

3.失去;失掉:大势已去。

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这句话去几个字就简洁了。

5.距离:两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

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

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去了。

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

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去听报告去了。

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去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去了!⑿去声:平上去入。

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去白娘子。

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去。捎去。

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去(=过去)。让他说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去”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ù ㄑㄩˋ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去处。去路。去国。距离,差别:相去不远。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去年。去冬今春。除掉,减掉:去掉。去皮。去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去男主角。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去。进去。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去。汉语四声之一:去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英语 go away, leave, depart

德语 gehen, fortgehen, weggehen (V)​,verlassen (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