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腹非”。
⒈ 亦作“腹非”。口里不言,心中讥笑。专制时代有所谓“腹诽之法”。
引《史记·平準书》:“汤 奏当 异 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
《汉书·食货志下》作“腹非”。 《朱子语类》卷七九:“且如 杨惲 一书,看得来有甚大段违法处,谓之不怨不可,但也无谤朝政之辞,却便谓之腹诽而腰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又逾年,朝士窃窃,似有腹非之者。”
柯灵 《香雪海·历史老人摊了牌》:“专制使人沉默,但无法杜绝腹非。”
⒈ 口不言而心非议之。
引《汉书·卷五二·灌夫传》:「腹诽而心谤,卬视天,俛画地。」
“腹”字共有1个读音: [fù]
汉字 | 腹 |
---|---|
读音 | [fù] |
注音 | ㄈㄨˋ |
部首 | [月] 月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9 |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179 |
其它编码 | 五笔:etjt 仓颉:boae 郑码:qmkr 四角:78247 |
笔顺编码 | 3511312511354 |
笔顺笔画 | ノフ一一ノ一丨フ一一ノフ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折钩 横 横 撇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撇 横撇/横钩 捺 |
1.指内心:腹案。腹议。
2.指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壶腹。瓶腹。
基本字义
腹
fù ㄈㄨˋ
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内脏(通常称“肚子”):腹部。腹膜。腹水。腹泻。腹疾。心腹(喻极亲近的人)。腹稿。腹诽(指口里不说而心里不以为然。亦作“腹非”)。遗腹子。喻地区的前部、内部或中部:腹地。腹背受敌。厚:“(冬季之月)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怀抱:“出入腹我。”英语 stomach, belly, abdomen; inside
德语 Abdomen, Unterleib, Bauch (S)
“诽”字共有1个读音: [fěi]
汉字 | 诽 |
---|---|
读音 | [fěi] |
注音 | ㄈㄟˇ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8 |
异体字 | 誹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誹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BFD |
其它编码 | 五笔:ydjd|yhdd 仓颉:ivlmy 郑码:skc 四角:31711 |
笔顺编码 | 4521112111 |
笔顺笔画 | 丶フ丨一一一丨一一一 |
笔顺名称 | 点 横折提 竖 横 横 横 竖 横 横 横 |
毁谤:诽谤。
基本字义
诽
(誹)
fěi ㄈㄟˇ
◎ 捏造事实,说别人坏话:诽谤。诽章。腹诽心谤。
英语 slander, vilify, conde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