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佛骨的意思

佛骨


拼音fó gǔ
注音ㄈㄛˊ ㄍㄨˇ

词语解释

佛骨[ fó gǔ ]

⒈  即佛舍利。

引证解释

⒈  即佛舍利。

唐 韩愈 《论佛骨表》:“今闻陛下令羣僧迎佛骨於 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
《旧唐书·懿宗纪》:“四月八日,佛骨至京,自 开远门 达 安福门,綵棚夹道,念佛之音震地。”

“佛”字共有4个读音: [fó]   [fú]   [bì]   [bó]  

佛

汉字
读音[fó][fú][bì][bó]
注音ㄈㄛˊ|ㄈㄨˊ|ㄅㄧˋ|ㄅㄛˊ
部首[亻]  单人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5
异体字 㚕 仏 仸 ???? ???? ???? ???? ???? 彿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F5B
其它编码五笔:wxjh 仓颉:olln 郑码:nynd 四角:25227
笔顺编码3251532
笔顺笔画ノ丨フ一フノ丨
笔顺名称 撇 竖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撇 竖

“佛”字的意思

[fó]

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

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fú]

1.〔仿佛〕同“仿”。

2.古同“拂”,违背,违反。

[bì]

古同“弼”,辅弼。

[bó]

古同“勃”,兴起。

“佛”字的基本解释

fó ㄈㄛˊ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fú ㄈㄨˊ

〔仿佛〕同“仿”。 同“拂”,违背,违反。

bì ㄅㄧˋ

同“弼”,辅弼。

bó ㄅㄛˊ

同“勃”,兴起。

英语 Buddha; of Buddhism; merciful person; Buddhist image; the dead (Jap.)

德语 Buddha (S, Buddh)

“骨”字共有2个读音: [gǔ]   [gū]  

骨

汉字
读音[gǔ][gū]
注音ㄍㄨˇ|ㄍㄨ
部首[骨]  骨字旁
笔画总笔画:9 部外:0
异体字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AA8
其它编码五笔:mef 仓颉:bbb 郑码:lw 四角:77227
笔顺编码255452511
笔顺笔画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折 点 横撇/横钩 竖 横折钩 横 横

“骨”字的意思

[gǔ]

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gū]

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

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骨”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ǔ ㄍㄨˇ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其它字义

gū ㄍㄨˉ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英语

bone; skeleton; frame, framework

德语 Knochen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