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违心趋奉迎合。
例逢迎拍马。
英make up to; fawn on;
⒉ 迎接。
例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meet face to face;
⒈ 迎接;接待。
引《战国策·燕策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鄴下 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晚春送别》曲:“借旗亭仙子逢迎,舞态飞琼,歌韵流鶯。”
清 李渔 《慎鸾交·雪愤》:“听诉个中情,为矢冰操,坚絶逢迎。”
⒉ 对面相向;对面相逢。
引《史记·项羽本纪》:“於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 楚 军。”
唐 田娥 《寄远》诗:“忆昨会诗酒,终日相逢迎。”
宋 翁元龙 《瑞龙吟》词:“西园 猛忆逢迎,翠紈障面,花间笑隐。”
清 孙枝蔚 《渡江风阻》诗:“乱后逢迎谁似旧,田间老死未为愚。”
⒊ 迎合;奉承。
引《孟子·告子下》“逢君之恶其罪大” 汉 赵岐 注:“逢,迎也。君之恶心未发,臣以諂媚逢迎而导君为非,故曰罪大。”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檜(秦檜 )父尝为 静江府 古县 令,守帅 胡舜陟 欲为 檜 父立祠於县,以为逢迎计。”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那 河 臺本是个从 河 上佐杂微员出身,靠那逢迎钻干的上头弄了几个钱。”
曹禺 《日出》第二幕:“他原来是大丰银行一个小职员,凭着狡黠和逢迎的本领现在升为 潘月亭 的秘书。”
⒈ 接待。
引《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⒉ 相遇。
引唐·王勃〈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⒊ 在言语行动上奉承讨好别人。
例如:「这个人一天到晚就只会逢迎上司,全不顾别人的死活。」
近巴结 讨好 迎合
英语to fawn on, to ingratiate oneself, (literary) to meet face to face
“逢”字共有1个读音: [féng]
汉字 | 逢 |
---|---|
读音 | [féng] |
注音 | ㄈㄥˊ |
部首 | [辶] 走之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7 |
异体字 | 逄 夆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022 |
其它编码 | 五笔:tdhp 仓颉:yhej 郑码:rscw 四角:37305 |
笔顺编码 | 3541112454 |
笔顺笔画 | ノフ丶一一一丨丶フ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撇/横钩 捺 横 横 横 竖 点 横折折撇 捺 |
1.遇到;遇见:相逢。逢场作戏。千载难逢。每逢佳节倍思亲。
2.姓。
基本字义
逢
féng ㄈㄥˊ
遇到:逢遇。久别重逢。逢凶化吉。狭路相逢。迎合,巴结:逢迎。逢君之恶。姓。英语 come upon, happen meet; flatter
德语 jederzeit (Adv)
“迎”字共有1个读音: [yíng]
汉字 | 迎 |
---|---|
读音 | [yíng] |
注音 | ㄧㄥˊ |
部首 | [辶] 走之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FCE |
其它编码 | 五笔:qbpk 仓颉:yhvl 郑码:rhyw 四角:37302 |
笔顺编码 | 3552454 |
笔顺笔画 | ノフフ丨丶フ丶 |
笔顺名称 | 撇 竖提 横折钩 竖 点 横折折撇 捺 |
1.迎接:欢迎。迎宾。迎新会。
2.对着;冲(chòng)着:迎面。迎风。迎上去打招呼。
基本字义
迎
yíng ㄧㄥˊ
接:迎接。欢迎。迎宾。迎候。面对着,冲着:迎面。迎风(a.对着风;b.随风)。迎刃而解(jiě)。揣度别人心意而投其所好:逢迎。迎合。英语 receive, welcome, greet
德语 jdm. begrüßen, willkommen heiß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