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夫妇住于凤台,后乘凤而去。借指情人离开原先的居处。
⒈ 相传 秦穆公 女 弄玉 夫妇住于 凤台,后乘凤而去。借指情人离开原先的居处。参见“凤女祠”。
引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月暗西厢,凤去 秦 楼,云歛 巫山,你也赸,我也赸。”
⒈ 春秋秦穆公时,萧史、弄玉夫妇住在凤台,后乘凤而去的故事。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
“凤”字共有1个读音: [fèng]
汉字 | 凤 |
---|---|
读音 | [fèng] |
注音 | ㄈㄥˋ |
部首 | [几] 几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2 |
异体字 | 鳳 鳯 鴌 䲶 ????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繁体字形 | 鳳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1E4 |
其它编码 | 五笔:mci|wci 仓颉:hne 郑码:qdxs 四角:77210 |
笔顺编码 | 3554 |
笔顺笔画 | ノフフ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折弯钩/横斜钩 横撇/横钩 点 |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凤
(鳳)
fèng ㄈㄥˋ
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凤凰。凤雏(幼小的凤;喻英俊少年)。龙肝凤髓(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龙驹凤雏(喻有才华的英俊青少年)。雏凤清于老凤声。 姓。英语 male phoenix; symbol of joy
德语 Phönix (S)
“去”字共有1个读音: [qù]
汉字 | 去 |
---|---|
读音 | [qù] |
注音 | ㄑㄩˋ |
部首 | [厶] 私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3 |
异体字 | 㚎 厺 ???? ???? ???? 弆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3BB |
其它编码 | 五笔:fcu 仓颉:gi 郑码:bzs 四角:40732 |
笔顺编码 | 1215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フ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撇折 点 |
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去路。去向。从成都去重庆。他去了三天,还没回来。
2.离开:去国。去世。去职。去留两便。
3.失去;失掉:大势已去。
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这句话去几个字就简洁了。
5.距离:两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
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
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去了。
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
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去听报告去了。
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去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去了!⑿去声:平上去入。
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去白娘子。
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去。捎去。
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去(=过去)。让他说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基本字义
去
qù ㄑㄩˋ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去处。去路。去国。距离,差别:相去不远。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去年。去冬今春。除掉,减掉:去掉。去皮。去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去男主角。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去。进去。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去。汉语四声之一:去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英语 go away, leave, depart
德语 gehen, fortgehen, weggehen (V),verlassen (V)
“秦”字共有1个读音: [qín]
汉字 | 秦 |
---|---|
读音 | [qín] |
注音 | ㄑㄧㄣˊ |
部首 | [禾] 禾木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5 |
异体字 | ????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9E6 |
其它编码 | 五笔:dwtu 仓颉:qkhd 郑码:comf 四角:50904 |
笔顺编码 | 1113431234 |
笔顺笔画 | 一一一ノ丶ノ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横 横 撇 捺 撇 横 竖 撇 点 |
1.周朝国名(前770—前221)。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为诸侯。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6年为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所灭。
3.指陕西和甘肃。特指陕西。
基本字义
秦
qín ㄑㄧㄣˊ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朝(zhāo )秦暮楚。秦晋之好。秦楼楚馆(旧时指妓院)。中国朝代名:秦代。秦镜高悬(喻法官判案的公正严明。亦称“明镜高悬”)。中国陕西省的别称。英语 feudal state of Qin; the Qin dynasty (from which the name 'China' comes)
德语 Qin (Eig, Fam),Qin, auch Ch’in oder Ts’in, (778 v. Chr. – 207 v. Chr.) war ein Königreich in China während der Zeit der Frühlings- und Herbstannalen sowie der Zeit der Streitenden Reiche. Der Staat Qin verfolgte eine expansive Politik, die dazu führte, dass es ganz China zum ersten Mal vereinte und zur Gründung der Qin-Dynastie führte. Der Ahnenname des Hauses Qin lautet Yíng 嬴, der Clanname ebenso wie das Reich: Qin.
“楼”字共有1个读音: [lóu]
汉字 | 楼 |
---|---|
读音 | [lóu] |
注音 | ㄌㄡˊ |
部首 | [木] 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9 |
异体字 | 樓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樓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97C |
其它编码 | 五笔:sovg 仓颉:dfdv 郑码:fuzm 四角:49944 |
笔顺编码 | 1234431234531 |
笔顺笔画 | 一丨ノ丶丶ノ一丨ノ丶フノ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撇 点 点 撇 横 竖 撇 捺 撇点 撇 横 |
1.楼房:大楼。教学楼。高楼大厦。一座楼。
2.楼房的一层:一楼(平地的一层)。一口气爬上十楼。
3.(楼儿)房屋或其他建筑物上加盖的一层房子:城楼。箭楼。钟楼。
4.用于某些店铺的名称:茶楼。酒楼。银楼。
5.姓。
基本字义
楼
(樓)
lóu ㄌㄡˊ
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楼房。楼梯。楼道。楼层。城楼。岗楼。阁楼。楼台。楼船。办公楼。高楼大厦。 姓。英语 building of two or more stories
德语 Gebäude (S, Arch),Stockwerk, Etage, Geschoss (S, Arch),Turm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