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
⒈ 谓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
引《书·大禹谟》:“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
伐,一本作“罚”。 蔡沉 集传:“奉帝之辞,罚 苗 之罪。”
《国语·郑语》:“君若以 成周 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
韦昭 注:“桓公 甚得 周 众,奉直辞,伐有罪,故必胜也。”
《后汉书·郑太传》:“以此三德,待彼三亡,奉辞伐罪,谁敢御之!”
宋 岳飞 《奉诏移伪齐檄》:“我今奉辞伐罪,拯溺苏枯。”
⒈ 奉持谴责的言语,以讨伐有罪的国或人。
引《国语·郑语》:「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
《南史·卷四·齐高帝本纪》:「公奉辞伐罪,戒旦晨征。」
“奉”字共有1个读音: [fèng]
汉字 | 奉 |
---|---|
读音 | [fèng] |
注音 | ㄈㄥˋ |
部首 | [大] 大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5 |
异体字 | 俸 捧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949 |
其它编码 | 五笔:dwfh|dwgj 仓颉:qkq 郑码:cobi 四角:50508 |
笔顺编码 | 11134112 |
笔顺笔画 | 一一一ノ丶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横 横 横 撇 捺 横 横 竖 |
1.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奉献。奉上新书一册。
2.接受(多指上级或长辈的):奉旨。奉上级命令。
3.尊重:崇奉。奉为圭臬。
4.信仰:信奉。素奉佛教。
5.侍候:奉养。侍奉。
6.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托。奉陪。奉劝。奉告。
7.姓。
基本字义
奉
fèng ㄈㄥˋ
恭敬地用手捧着:奉觞(举杯祝酒)。奉献。奉祀。奉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尊重,遵守:奉公守法。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奉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告。奉还(huán )。奉陪。奉劝。奉迎(a.敬辞,迎接;b.奉承)。奉赠。信仰:信奉。素奉佛教。供养,伺候:奉养。供奉。侍奉。姓。古同“俸”,薪金。英语 offer; receive; serve; respect
“辞”字共有1个读音: [cí]
汉字 | 辞 |
---|---|
读音 | [cí] |
注音 | ㄘˊ |
部首 | [辛] 辛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6 |
异体字 | 辭 辝 辤 ???? ????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辭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F9E |
其它编码 | 五笔:tduh 仓颉:hrytj 郑码:mise 四角:20641 |
笔顺编码 | 3122514143112 |
笔顺笔画 | ノ一丨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撇 横 竖 竖 横折 横 点 横 点 撇 横 横 竖 |
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
2.言语文词:辞令。修辞。
3.告别:辞行。
4.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谢。辞职。
5.解雇:辞退。他被老板辞了。
6.躲避;推托:万死不辞。不辞辛苦。
辞
(辭)
cí ㄘˊ
告别: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职。辞呈。 躲避,推托: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解雇:辞退。 同“词”。 优美的语言:辞藻。修辞。 讲话;告诉:“请辞于军”。 文体的一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英语 words, speech, expression, phrase
德语 abdanken, aufgeben (V, Lit)
“伐”字共有1个读音: [fá]
汉字 | 伐 |
---|---|
读音 | [fá] |
注音 | ㄈㄚˊ |
部首 | [亻] 单人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4 |
异体字 | 傠 瞂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F10 |
其它编码 | 五笔:wat|way 仓颉:oi 郑码:nhm 四角:23250 |
笔顺编码 | 321534 |
笔顺笔画 | ノ丨一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 竖 横 斜钩 撇 点 |
1.砍(树):伐木。伐了几棵树。
2.攻打:征伐。讨伐。北伐。
3.姓。
4.自夸:伐善。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
基本字义
伐
fá ㄈㄚˊ
砍:伐树。砍伐。征讨: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伐。自夸:伐善(夸自己的好处)。伐智。不矜不伐。英语 cut down, subjugate, attack
德语 fällen, abholzen, umhauen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