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伐罪吊民的意思

zuìdiàomín

伐罪吊民


拼音fá zuì diào mín
注音ㄈㄚˊ ㄗㄨㄟˋ ㄉ一ㄠˋ ㄇ一ㄣˊ

繁体伐罪弔民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

伐罪吊民[ fá zuì diào mín ]

⒈  谓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

引证解释

⒈  谓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案,《南史》为 唐 初所修,“伐罪弔人”之“人”当作“民”,因避 太宗 讳改。

《梁书·袁昂传》:“吾荷任前驱,扫除京邑,方拨乱反正,伐罪弔民。”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及取 宋,责其背约,名为伐罪弔民。”
亦作“伐罪弔人”。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 曰:‘伐罪弔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

国语辞典

伐罪吊民[ fā zuì diào mín ]

⒈  征讨残暴的统治者,以抚慰被压迫的人民。也作「吊民伐罪」。

《文选·陆倕·石阙铭》:「似夏民之附成汤,殷士之窥周武,安老怀少,伐罪吊民。」

除暴安良

犯上作乱

“伐”字共有1个读音: [fá]  

伐

汉字
读音[fá]
注音ㄈㄚˊ
部首[亻]  单人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4
异体字 傠 瞂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F10
其它编码五笔:wat|way 仓颉:oi 郑码:nhm 四角:23250
笔顺编码321534
笔顺笔画ノ丨一フノ丶
笔顺名称 撇 竖 横 斜钩 撇 点

“伐”字的意思

1.砍(树):伐木。伐了几棵树。

2.攻打:征伐。讨伐。北伐。

3.姓。

4.自夸:伐善。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

“伐”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á ㄈㄚˊ

砍:伐树。砍伐。征讨: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伐。自夸:伐善(夸自己的好处)。伐智。不矜不伐。

英语 cut down, subjugate, attack

德语 fällen, abholzen, umhauen (V)

“民”字共有1个读音: [mín]  

民

汉字
读音[mín]
注音ㄇㄧㄣˊ
部首[乛]  横钩
笔画总笔画:5 部外:4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C11
其它编码五笔:nav 仓颉:rvp 郑码:yybh 四角:77747
笔顺编码51515
笔顺笔画フ一フ一フ
笔顺名称 横折 横 竖提 横 斜钩

“民”字的意思

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

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

3.民间的:民歌。民谣。

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

5.姓。

“民”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ín ㄇㄧㄣˊ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同“苠”。

英语 people, subjects, citizens

德语 Bevölkerung (S)​,Volk (S)​,volkstümlich (Adj)​,zivil (Adj)

词语首拼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