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法帖的意思

tiè

法帖


拼音fǎ tiè
注音ㄈㄚˇ ㄊ一ㄝˋ

词语解释

法帖[ fǎ tiè ]

⒈  名家书法的范本。寺庙主持所出的文书、信函。

引证解释

⒈  名家书法的范本。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杂说上》:“太宗皇帝 时,尝遣使购募前贤真蹟,集为法帖十卷,鏤板而藏之。”
明 张居正 《拟日讲仪注疏》:“或看字体法帖,随意写字一幅,不拘多少。”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二王帖》:乃 南宋 丹阳 许开 所刻,世不多见,所传皆 吴江 重刻本也。前有 右军、大令 像,取诸法帖中二 王 书,鉤摹上石,而逐帖释文於后。”

⒉  寺庙主持所出的文书、信函。

《水浒传》第六回:“师兄多时不曾有法帖来。”
《水浒传》第六回:“次早, 清长老 陞法座,押了法帖,委 智深 管菜园。”

国语辞典

法帖[ fǎ tiè ]

⒈  供人临摹或欣赏的名人书法拓印本。

《法帖谱系·杂说上·刘丞相私第本》:「刘丞相既刻法帖于郡斋,复依仿前本,刻石十卷,以归私第。」
《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的字写的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

⒉  僧寺的公文或僧人的书简。

《水浒传·第六回》:「清长老道:『好,好。师兄多时不曾有法帖来。』」

法帖[ fǎ tiè ]

⒈  供人临摹或欣赏的名人书法拓印本。

《法帖谱系·杂说上·刘丞相私第本》:「刘丞相既刻法帖于郡斋,复依仿前本,刻石十卷,以归私第。」
《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的字写的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

⒉  僧寺的公文或僧人的书简。

《水浒传·第六回》:「清长老道:『好,好。师兄多时不曾有法帖来。』」

“法”字共有1个读音: [fǎ]  

法

汉字
读音[fǎ]
注音ㄈㄚˇ
部首[氵]  三点水
笔画总笔画:8 部外:5
异体字 㳒 佱 灋 砝 ???? ???? ???? 峜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CD5
其它编码五笔:ifcy 仓颉:egi 郑码:vbzs 四角:34132
笔顺编码44112154
笔顺笔画丶丶一一丨一フ丶
笔顺名称 点 点 提 横 竖 横 撇折 点

“法”字的意思

1.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包括法律、法令、条例、命令、决定等:合法。犯法。变法。军法。婚姻法。绳之以法。依法治国。

2.方法;方式:办法。用法。土法。加法。这件事没法儿办。

3.标准;模范;可以仿效的:法帖。法书。取法乎上。

4.仿效;效法:师法。法其遗志。

5.佛教的道理:佛法。现身说法。

6.法术:作法。斗(dòu)法。

7.姓。

8.指法国:

“帖”字共有3个读音: [tiè]   [tiě]   [tiē]  

帖

汉字
读音[tiè][tiě][tiē]
注音ㄊㄧㄝˋ|ㄊㄧㄝˇ|ㄊㄧㄝ
部首[巾]  巾字旁
笔画总笔画:8 部外:5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E16
其它编码五笔:mhhk 仓颉:lbyr 郑码:liij 四角:41260
笔顺编码25221251
笔顺笔画丨フ丨丨一丨フ一
笔顺名称 竖 横折钩 竖 竖 横 竖 横折 横

“帖”字的意思

[tiē]

1.服从;顺从:服帖。

2.妥当;稳当:妥帖。

3.姓。

[tiě]

1.邀请客人的通知:请帖。

2.旧时写着生辰八字等的纸片:庚帖。换帖。

3.(帖儿)写着字的小纸片:字帖儿(便条)。

4.量词:一帖药。

[tiè]

学习写字或绘画时临摹用的样本:碑帖。习字帖。画帖。临帖。

“帖”字的基本解释

tiè ㄊㄧㄝˋ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帖。字帖。画帖。

tiě ㄊㄧㄝˇ

便条:字帖儿。 邀请客人的纸片:帖子。请帖。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庚帖。换帖。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一帖中药。

tiē ㄊㄧㄝˉ

妥适:妥帖。安帖。 顺从,驯服:服帖。俯首帖耳。 姓。

英语 invitation card; notice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