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反旆的意思

fǎnpèi

反旆


拼音fǎn pèi
注音ㄈㄢˇ ㄆㄟˋ

词语解释

反旆[ fǎn pèi ]

⒈  出师归来;回师。

引证解释

⒈  出师归来;回师。

《左传·宣公十二年》:“令尹南辕反旆。”
《后汉书·荀彧传》:“彧 復备陈得失,用移臣议,故得反旆 冀 土,克平四州。”
唐 皇甫冉 《春思》诗:“为问元戎 竇车骑,何时反旆勒 燕然 ?”
《金史·叛臣传·窝斡》:“贼既渡,官军亦渡,少憩,贼反旆来攻, 克寧 以大军不继,令军士皆下马射贼。”

国语辞典

反旆[ fǎn pèi ]

⒈  将帅旋归。

《左传·宣公十二年》:「不捷,参之肉将在晋军,可得食乎?令尹南辕反旆。」

“反”字共有1个读音: [fǎn]  

反

汉字
读音[fǎn]
注音ㄈㄢˇ
部首[又]  又字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2
异体字 仮 ???? 返 ????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3CD
其它编码五笔:rci 仓颉:he 郑码:pdxs 四角:72247
笔顺编码3354
笔顺笔画ノノフ丶
笔顺名称 撇 撇 横撇/横钩 捺

“反”字的意思

1.颠倒的;方向相背的。与“正”相对:反面。反作用。

2.指反革命、反动派:肃反。

3.反抗;反对:反法西斯。反封建。

4.翻转:反复。反败为胜。

5.推及:举一反三。

6.回;还:反击。反问。

7.副词。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

8.古同“返”。

“反”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ǎn ㄈㄢˇ

翻转,颠倒:反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反复。反侧。 翻转的,颠倒的,与“正”相对: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反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反诉。反馈。适得其反。物极必反。 抵制,背叛,抗拒:反霸。 和原来的不同,和预感的不同:反常。 回击,回过头来:反驳。反攻。反诘。反思。反躬自问。 类推:举一反三。

英语 reverse, opposite, contrary, anti

德语 anti- ,umdrehen (V)​,entgegengesetzt (Adv)

“旆”字共有1个读音: [pèi]  

旆

汉字
读音[pèi]
注音ㄆㄟˋ
部首[方]  方字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6
异体字 斾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5C6
其它编码五笔:ytgh 仓颉:ysojb 郑码:syal 四角:08227
笔顺编码4153311252
笔顺笔画丶一フノノ一一丨フ丨
笔顺名称 点 横 横折钩 撇 撇 横 横 竖 横折钩 竖

“旆”字的意思

1.古时末端像燕尾形状的旗子。

2.旗帜的总称。

“旆”字的基本解释

pèi ㄆㄟˋ

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 泛指旌旗。

英语 flag ornament; flags, banners

德语 Wimpel (S)​,Banner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