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耳光。
⒈ 即耳光。参见“耳光”。
引《水浒传》第五一回:“那婆婆却待挣扎, 白秀英 再赶入去,老大耳光子只顾打。”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平氏 大怒,把他駡了一顿,连打几箇耳光子,连主人家也数落了几句。”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他知道这样不对,但到时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有时候恨不得用耳光子,改变某个农民落后的一面。”
“耳”字共有1个读音: [ěr]
汉字 | 耳 |
---|---|
读音 | [ěr] |
注音 | ㄦˇ |
部首 | [耳] 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0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033 |
其它编码 | 五笔:bghg 仓颉:sj 郑码:ce 四角:10400 |
笔顺编码 | 122111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一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横 横 横 |
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
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
4.姓。
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基本字义
耳
ěr ㄦˇ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听说: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英语 ear; merely, only; handle
德语 Ohr,Radikal Nr. 128 = Ohr (Sprachw)
“光”字共有1个读音: [guāng]
汉字 | 光 |
---|---|
读音 | [guāng] |
注音 | ㄍㄨㄤ |
部首 | [儿] 儿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4 |
异体字 | 㫕 灮 炗 炚 炛 烡 ???? ????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149 |
其它编码 | 五笔:iqb|igqb 仓颉:fmu 郑码:kogr 四角:90212 |
笔顺编码 | 243135 |
笔顺笔画 | 丨丶ノ一ノフ |
笔顺名称 | 竖 点 撇 横 撇 竖弯钩 |
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
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
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
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
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
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
7.明亮:光明。光泽。
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
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
10.姓。
基本字义
光
guāng ㄍㄨㄤˉ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光。月光。火光。光华(明亮的光辉)。荣誉: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光顾。光复。使显赫:光大。光宗耀祖。景物:春光明媚。光滑:光滑。光洁。光泽。完了,一点不剩:杀光烧光。吃光用光。露着:光膀子。单,只:光剩下一口气。姓。英语 light, brilliant, shine; only
德语 Glanz, Ehre, Ruhm (S),Licht (S),alle sein, zu Ende sein (Adj, vulg),bloß, nur, allein (Adj),glatt, blank, nackt, kahl (Adj),Guang (Eig, Fam)
“子”字共有1个读音: [zǐ]
汉字 | 子 |
---|---|
读音 | [zǐ] |
注音 | ㄗˇ |
部首 | [子] 子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0 |
异体字 | 㜽 仔 ???? ???? ???? ???? ????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B50 |
其它编码 | 五笔:bbbb 仓颉:nd 郑码:ya 四角:17407 |
笔顺编码 | 521 |
笔顺笔画 | フ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撇/横钩 竖钩 横 |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基本字义
子
zǐ ㄗˇ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动物的卵:鱼子。蚕子。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姓。英语 offspring, child; fruit, seed of; 1st terrestrial branch
德语 Substantiv-Suff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