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二伯的意思

èr

二伯


拼音èr bó
注音ㄦˋ ㄅㄛˊ

词语解释

二伯[ èr bó ]

⒈  指周初分别主管东方和西方诸侯的两位重臣周公和召公。指齐桓公·晋文公两位霸主。指周文王与齐桓公。

引证解释

⒈  指 周 初分别主管东方和西方诸侯的两位重臣 周公 和 召公。

《孔丛子·居卫》:“古之帝王,中分天下,使二公治之,谓之二伯。”
《礼记·王制》:“八伯各以其属,属於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
郑玄 注:“自 陕 以东, 周公 主之,自 陕 以西, 召公 主之。”
宋 王安石 《对难》:“成王 之王天下也,尊二伯,诛二叔。”

⒉  指 齐桓公 晋文公 两位霸主。

《穀梁传·隐公八年》:“誥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
范宁 注:“二伯,谓 齐桓 晋文。”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重耳 任五贤, 小白 相射鉤。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讎?”

⒊  指 周文王 与 齐桓公。

《晋书·石勒载记上》:“昔 周文 以三分之重,犹服事 殷朝 ; 小白 居一匡之盛,而尊崇 周室。况国家道隆 殷 周,孤德卑二伯哉!”

国语辞典

二伯[ èr bà ]

⒈  春秋时齐桓公和晋文公二位霸主。

《谷梁传·隐公八年》:「诰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
《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二伯之后,寖以陵夷。」

二伯[ èr bó ]

⒈  周初分别主管东方和西方诸侯的两位大臣周公和召公。

《礼记·王制》:「分天下,以为 左右,曰二伯。」

⒉  称谓。称父亲的第二个哥哥。

⒊  称谓。称丈夫的第二个哥哥。

“二”字共有1个读音: [èr]  

二

汉字
读音[èr]
注音ㄦˋ
部首[二]  二字旁
笔画总笔画:2 部外:0
异体字 弍 貳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E8C
其它编码五笔:fgg 仓颉:mm 郑码:bd 四角:10100
笔顺编码11
笔顺笔画一一
笔顺名称 横 横

“二”字的意思

1.数目。一加一的和。

2.序数:一穷二白。

3.两样:不二价。

“二”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èr ㄦˋ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双,比:独一无二。两样,别的:二话。不二价。

英语 two; twice

德语 zwei (2)​ (Num)​,Radikal Nr. 7 = zwei (2)​ (Sprachw)

“伯”字共有3个读音: [bó]   [bǎi]   [bà]  

伯

汉字
读音[bó][bǎi][bà]
注音ㄅㄛˊ|ㄅㄞˇ|ㄅㄚˋ
部首[亻]  单人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5
异体字 白 ???? 霸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F2F
其它编码五笔:wrg 仓颉:oha 郑码:nnk 四角:26202
笔顺编码3232511
笔顺笔画ノ丨ノ丨フ一一
笔顺名称 撇 竖 撇 竖 横折 横 横

“伯”字的意思

[bǎi]

见〖大伯子〗。

[bó]

1.伯父:大伯。表伯。

2.在弟兄排行的次序里代表老大:伯兄。

3.姓。

4.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伯”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ó ㄅㄛˊ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伯”。姓。

其它字义

bǎi ㄅㄞˇ

 ◎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其它字义

bà ㄅㄚˋ

 ◎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英语 older brother; father's elder brother; senior male 'sire'; feudal rank 'count'

德语 Onkel (älterer Bruder des Vaters)​ (S)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