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⒈ 适宜读书的三种余暇。指冬天、夜晚、阴雨天。
引《三国志·卷一三·魏书·王朗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读”字共有2个读音: [dú] [dòu]
汉字 | 读 |
---|---|
读音 | [dú][dòu] |
注音 | ㄉㄨˊ|ㄉㄡˋ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8 |
异体字 | 讀 読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讀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BFB |
其它编码 | 五笔:yfnd 仓颉:ivjnk 郑码:setg 四角:34784 |
笔顺编码 | 4512544134 |
笔顺笔画 | 丶フ一丨フ丶丶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折提 横 竖 横撇/横钩 点 点 横 撇 点 |
[dú]
字的念法;读音:异读。“长”字有两读。
[dòu]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后来把“读”写成“逗”。现代所用逗号就是取这个意义,但分别句逗的标准不同。见〖句读〗。
读
(讀)
dú ㄉㄨˊ
依照文字念:读数。读经。读书。宣读。朗读。范读。 看书,阅览:阅读。速读。默读。读者。 求学:走读。 字的念法:读音。读破。读
(讀)
dòu ㄉㄡˋ
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读。英语 read, study; pronounce
德语 lesen, vorlesen, laut lesen (V)
“书”字共有1个读音: [shū]
汉字 | 书 |
---|---|
读音 | [shū] |
注音 | ㄕㄨ |
部首 | [乙] 折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3 |
异体字 | 書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書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66 |
其它编码 | 五笔:nnhy 仓颉:ids 郑码:xyis 四角:53027 |
笔顺编码 | 5524 |
笔顺笔画 | フフ丨丶 |
笔顺名称 | 横折 横折钩 竖 点 |
1.写字;记录;书写:书法。大书特书。振笔直书。
2.字体:楷书。隶书。
3.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书。一部书。一套书。丛书。新书。古书。书店。
4.书信:家书。书札。
5.文件:证书。保证书。说明书。挑战书。白皮书。
6.姓。
书
(書)
shū ㄕㄨˉ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文件:证书。说明书。 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英语
book, letter, document; writings
德语 Buch, Geschriebenes (S)
“三”字共有1个读音: [sān]
汉字 | 三 |
---|---|
读音 | [sān] |
注音 | ㄙㄢ |
部首 | [一] 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2 |
异体字 | 叁 參 弎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09 |
其它编码 | 五笔:dggg 仓颉:mmm 郑码:cd 四角:10101 |
笔顺编码 | 111 |
笔顺笔画 | 一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横 横 |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
3.姓。
基本字义
三
sān ㄙㄢ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英语 three
德语 drei (3) (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