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铎韒”。
⒉ 唐代南诏兵器名。一种锋利的刀。
⒈ 亦作“鐸韒”。 唐 代 南诏 兵器名。一种锋利的刀。
引《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鐸鞘者,状如残刃,有孔傍达,出 丽水,饰以金,所击无不洞,夷人尤寳,月以血祭之。”
《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异牟寻 金甲,蒙虎皮,执双鐸韒。”
清 曹树翘 《滇南杂志》:“按鐸鞘,状如残月,有孔旁达。”
“铎”字共有1个读音: [duó]
汉字 | 铎 |
---|---|
读音 | [duó] |
注音 | ㄉㄨㄛˊ |
部首 | [钅] 金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5 |
异体字 | 鐸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鐸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4CE |
其它编码 | 五笔:qcfh|qcgh 仓颉:opeq 郑码:pxbi 四角:87754 |
笔顺编码 | 3111554112 |
笔顺笔画 | ノ一一一フフ丶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撇 横 横 横 竖提 横撇/横钩 捺 横 横 竖 |
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或有战事时用的大铃:木铎。铃铎。振铎。
基本字义
铎
(鐸)
duó ㄉㄨㄛˊ
◎ 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为古代乐器。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木铎。铃铎。铎舞。
英语 bell; surname
“鞘”字共有2个读音: [qiào] [shāo]
汉字 | 鞘 |
---|---|
读音 | [qiào][shāo] |
注音 | ㄑㄧㄠˋ|ㄕㄠ |
部首 | [革] 革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6 部外:7 |
异体字 | 削 箾 鞩 韒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798 |
其它编码 | 五笔:afie 仓颉:tjfb 郑码:eekq 四角:49527 |
笔顺编码 | 1221251122432511 |
笔顺笔画 |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丨丶ノ丨フ一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竖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竖 竖 点 撇 竖 横折钩 横 横 |
[qiào]
装刀剑的套子:剑鞘。刀出鞘。
[shāo]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
基本字义
鞘
qiào ㄑㄧㄠˋ
◎ 装刀、剑的套子:刀鞘。剑鞘。
其它字义
鞘
shāo ㄕㄠˉ
◎ 拴在鞭子末端的细皮条:鞭鞘。
英语 scabbard, sheath
德语 Degenscheide, Scheide, Futteral (S),Hüls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