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流星名。
⒉ 愚笨顿嚣。顿,通“钝”。
⒈ 流星名。
引《隋书·天文志中》:“飞星大如缶若瓮,后皎然白,前卑后高,此谓顿顽。”
《文献通考·象纬四》:“《中兴天文志》:……飞星有五:一曰天刑,二曰降石,三曰顿顽,四曰解衔,五曰大瀆。”
⒉ 愚笨顿嚣。顿,通“钝”。
引唐 韩愈 《祭郑夫人文》:“念兹顿顽,非训曷因。”
“顿”字共有1个读音: [dùn]
汉字 | 顿 |
---|---|
读音 | [dùn] |
注音 | ㄉㄨㄣˋ |
部首 | [页] 页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4 |
异体字 | 頓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頓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87F |
其它编码 | 五笔:gbnm 仓颉:pumbo 郑码:hdzg 四角:51782 |
笔顺编码 | 1525132534 |
笔顺笔画 | 一フ丨フ一ノ丨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折/竖弯 竖 竖提 横 撇 竖 横折 撇 点 |
[dùn]
1.稍停:他顿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
3.(头)叩地;(脚)跺地:顿首。顿足。
4.处理;安置:整顿。安顿。
5.立刻;忽然:顿然。顿悟。顿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顿饭。被他说了一顿。
7.姓。
8.疲乏:困顿。劳顿。
[dú][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
顿
(頓)
dùn ㄉㄨㄣˋ
很短时间的停止:停顿。顿宕。抑扬顿挫。 忽然,立刻,一下子:顿然。顿即。顿悟。茅塞顿开。 叩,跺:顿首再拜。 处理,设置:安顿。整顿。 疲乏:困顿。劳顿。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 次:三顿饭。 同“钝”,不锋利。 姓。英语 pause, stop; bow, kowtow; arrange
德语 ZEW für einmalige Handlungen ohne Wiederholung (Zähl)
“顽”字共有1个读音: [wán]
汉字 | 顽 |
---|---|
读音 | [wán] |
注音 | ㄨㄢˊ |
部首 | [页] 页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4 |
异体字 | 頑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頑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87D |
其它编码 | 五笔:fqdm 仓颉:mumbo 郑码:bdrg 四角:11282 |
笔顺编码 | 1135132534 |
笔顺笔画 | 一一ノフ一ノ丨フ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横 撇 竖提 横 撇 竖 横折 撇 点 |
1.愚蠢无知:冥顽不灵。
2.不容易开导或制伏;固执:顽梗。顽疾。顽敌。
3.顽皮:顽童。
4.姓。
5.同“玩1”。
基本字义
顽
(頑)
wán ㄨㄢˊ
愚钝:愚顽。冥顽不灵(愚昧顽钝不灵活)。不容易变化或动摇:顽固。顽强。顽敌。顽症。刁顽。负隅顽抗。淘气,胡闹:顽皮。顽童。同“玩”。英语 obstinate, stubborn; recalcitrant
德语 dumm, unwissend, unsinnig (Adj),frech, ungezogen, rüpelhaft, schelmisch (Adj),starrköpfig, stur, hartnäckig, widerspenstig, eigensinnig (A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