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顿颡的意思

dùnsǎng

顿颡


拼音dùn sǎng
注音ㄉㄨㄣˋ ㄙㄤˇ

繁体頓顙

词语解释

顿颡[ dùn sǎng ]

⒈  屈膝下拜,以额角触地。多表示请罪或投降。

引证解释

⒈  屈膝下拜,以额角触地。多表示请罪或投降。

《国语·吴语》:“句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及於难至,然后顿顙,虽有智者,又不能图。”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司道·监司创势家》:“长公为郡伯者,日扶服顿顙於邑令, 禾郡 为谚曰:‘有眼不曾见,太守跪知县。’”

国语辞典

顿颡[ dùn sǎng ]

⒈  屈膝下拜,以额触地。多行于请罪、投降之时。

《国语·吴语》:「句践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颡于边。」
《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汉起,驱轻黠乌合之众,不当天下万分之一,而旌旃之所㧑及,书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顿颡,争受职命。」

⒉  点点头。是登台时向观众打招呼的表示。

唐·白行简《李娃传》:「于是奋髯扬眉,扼腕顿颡而登,乃歌白马之词;恃其夙胜,顾眄左右,旁若无人。」

“顿”字共有1个读音: [dùn]  

顿

汉字
读音[dùn]
注音ㄉㄨㄣˋ
部首[页]  页字旁
笔画总笔画:10 部外:4
异体字 頓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87F
其它编码五笔:gbnm 仓颉:pumbo 郑码:hdzg 四角:51782
笔顺编码1525132534
笔顺笔画一フ丨フ一ノ丨フノ丶
笔顺名称 横 竖折/竖弯 竖 竖提 横 撇 竖 横折 撇 点

“顿”字的意思

[dùn]

1.稍停:他顿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

3.(头)叩地;(脚)跺地:顿首。顿足。

4.处理;安置:整顿。安顿。

5.立刻;忽然:顿然。顿悟。顿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顿饭。被他说了一顿。

7.姓。

8.疲乏:困顿。劳顿。

[dú]

[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

“顿”字的基本解释

(頓)

dùn ㄉㄨㄣˋ

很短时间的停止:停顿。顿宕。抑扬顿挫。 忽然,立刻,一下子:顿然。顿即。顿悟。茅塞顿开。 叩,跺:顿首再拜。 处理,设置:安顿。整顿。 疲乏:困顿。劳顿。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横的两头都要顿一顿。 次:三顿饭。 同“钝”,不锋利。 姓。

英语 pause, stop; bow, kowtow; arrange

德语 ZEW für einmalige Handlungen ohne Wiederholung (Zähl)

“颡”字共有1个读音: [sǎng]  

颡

汉字
读音[sǎng]
注音ㄙㄤˇ
部首[页]  页字旁
笔画总笔画:16 部外:10
异体字 顙 䫙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8A1
其它编码五笔:cccm 仓颉:edmbo 郑码:xsfg 四角:71982
笔顺编码5454541234132534
笔顺笔画フ丶フ丶フ丶一丨ノ丶一ノ丨フノ丶
笔顺名称 横撇/横钩 点 横撇/横钩 点 横撇/横钩 点 横 竖 撇 点 横 撇 竖 横折 撇 点

“颡”字的意思

额;脑门子。

“颡”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顙)

sǎng ㄙㄤˇ

 ◎ 额,脑门儿: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居丧、请罪、投降时行之)。

英语 the forehead; to kowtow

德语 Stirn (S)

词语首拼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