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豆沙的意思

dòushā

豆沙


拼音dòu shā
注音ㄉㄡˋ ㄕㄚ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豆沙[ dòu shā ]

⒈  用红小豆、红豇豆或云豆煮烂捣成泥或干磨成粉加糖而成的食品,用做点心的馅儿。

puree; sweetened bean paste;

引证解释

⒈  用豆煮熟捣烂成粉状,可用作糕饼等食品的馅。

宋 范成大 《祭灶词》:“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鬆粉饵团。”
俞启凡 《明月泪垂飘香梦》:“自己留的(指桂花),以后就用来和着豆沙或糖脂做重阳糕。”
徐滢 《潮州月饼》:“潮州 月饼大体分为豆沙饼、咸饼、梅菜饼三种。”

国语辞典

豆沙[ dòu shā ]

⒈  将豆子煮熟捣烂加糖制成的食品,常用做点心的馅儿。

英语sweetened bean paste

德语süße Paste aus Rotbohnen , Adzukibohne [ lat. Vigna angularis ], süßer Bohnenbrei (als Kuchenfüllung)​ (S, Ess)​

法语Anko (pâte)​

“豆”字共有1个读音: [dòu]  

豆

汉字
读音[dòu]
注音ㄉㄡˋ
部首[豆]  豆字旁
笔画总笔画:7 部外:0
异体字 痘 䇺 梪 ???? ???? ???? ???? ???? ???? 荳 ???? ????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C46
其它编码五笔:gkuf 仓颉:mrt 郑码:ajua 四角:10108
笔顺编码1251431
笔顺笔画一丨フ一丶ノ一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折 横 点 撇 横

“豆”字的意思

1.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树”、“黄豆”、“绿豆”、“红豆”、“豌豆”、“落花生”等,日常统称豆类植物,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豆科。豆子。豆荚(豆角儿)。豆浆。豆绿。煮豆燃萁。目光如豆。

2.形状像豆粒的东西:土豆儿。

3.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俎豆。

4.姓。

“豆”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òu ㄉㄡˋ

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树”、“黄豆”、“绿豆”、“红豆”、“豌豆”、“落花生”等,日常统称豆类植物,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豆科。豆子。豆荚(豆角儿)。豆浆。豆绿。煮豆燃萁。目光如豆。 形状像豆粒的东西:土豆儿。 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俎豆。 姓。

英语 beans, peas; bean-shaped

德语 Schale auf schmalem Säulenfuß (S)​,Bohne, Hülsenfrucht (S, Agrar)​,Dou (Eig, Fam)

“沙”字共有2个读音: [shā]   [shà]  

沙

汉字
读音[shā][shà]
注音ㄕㄚ|ㄕㄚˋ
部首[氵]  三点水
笔画总笔画:7 部外:4
异体字 砂 ???? ???? ???? 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C99
其它编码五笔:iitt 仓颉:efh 郑码:vkm 四角:39120
笔顺编码4412343
笔顺笔画丶丶一丨ノ丶ノ
笔顺名称 点 点 提 竖 撇 点 撇

“沙”字的意思

[shā]

1.细小的石粒:风沙。防沙林。飞沙走石。

2.像沙的东西:豆沙。

3.姓。

4.(嗓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沙音。

5.沙皇:沙俄。

[shà]

摇动,使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把米里的沙子沙一沙。

“沙”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ā ㄕㄚˉ

非常细碎的石粒: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沙滩。沙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沙暴。沙浴。沙疗。沙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像沙的东西:沙糖。豆沙。沙瓤。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 姓。

其它字义

shà ㄕㄚˋ

 ◎ 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英语 sand, gravel, pebbles; granulated

德语 Granulat, Körnchen (S)​,Sand (S)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