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用豆煮成的粥。
⒈ 用豆煮成的粥。
引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十五日作豆糜。”
《新唐书·韦贯之传》:“居贫,噉豆糜自给。”
“豆”字共有1个读音: [dòu]
汉字 | 豆 |
---|---|
读音 | [dòu] |
注音 | ㄉㄡˋ |
部首 | [豆] 豆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0 |
异体字 | 痘 䇺 梪 ???? ???? ???? ???? ???? ???? 荳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C46 |
其它编码 | 五笔:gkuf 仓颉:mrt 郑码:ajua 四角:10108 |
笔顺编码 | 1251431 |
笔顺笔画 | 一丨フ一丶ノ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折 横 点 撇 横 |
1.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树”、“黄豆”、“绿豆”、“红豆”、“豌豆”、“落花生”等,日常统称豆类植物,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豆科。豆子。豆荚(豆角儿)。豆浆。豆绿。煮豆燃萁。目光如豆。
2.形状像豆粒的东西:土豆儿。
3.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俎豆。
4.姓。
基本字义
豆
dòu ㄉㄡˋ
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树”、“黄豆”、“绿豆”、“红豆”、“豌豆”、“落花生”等,日常统称豆类植物,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豆科。豆子。豆荚(豆角儿)。豆浆。豆绿。煮豆燃萁。目光如豆。 形状像豆粒的东西:土豆儿。 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俎豆。 姓。英语 beans, peas; bean-shaped
德语 Schale auf schmalem Säulenfuß (S),Bohne, Hülsenfrucht (S, Agrar),Dou (Eig, Fam)
“糜”字共有2个读音: [mí] [méi]
汉字 | 糜 |
---|---|
读音 | [mí][méi] |
注音 | ㄇㄧˊ|ㄇㄟˊ |
部首 | [米] 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7 部外:11 |
异体字 | ???? 䭧 ???? ???? ???? ???? ???? ????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CDC |
其它编码 | 五笔:ysso|osso 仓颉:icfd 郑码:tgfu 四角:00294 |
笔顺编码 | 41312341234431234 |
笔顺笔画 | 丶一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丶ノ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 撇 横 竖 撇 点 横 竖 撇 捺 点 撇 横 竖 撇 捺 |
[mí]
1.粥。
2.腐烂;糜烂。
3.浪费:糜费。
[méi]糜子,也叫穄(jì)子。一年生草本植物。与黍同类,但子实不黏。是耐旱、耐碱的谷类作物。
基本字义
糜
mí ㄇㄧˊ
粥:肉糜。糜沸(形容混乱纷扰)。烂,碎:糜烂。糜躯(牺牲生命)。糜灭。浪费:糜费。姓。其它字义
糜
méi ㄇㄟˊ
◎ 不黏的黍(亦称“穄”):糜子。糜黍。糜子面。
英语 rice gruel, congee; mashed
德语 ermordet, gedo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