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以液态降落的雨,系与地面或暴露物体碰撞时冻结所致。
英sleet; freezing rain;
⒈ 冷雨,寒雨。
引南朝 梁简文帝 《玄圃纳凉诗》:“飞流如冻雨,夜月似秋霜。”
唐 宋璟 《梅花赋》:“冻雨晚湿,夙露朝滋,又如 英 皇 泣於 九疑。”
宋 苏轼 《游三游洞》诗:“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屨冻苍苔滑。”
清 黄景仁 《岁暮怀人》诗:“打窗冻雨翦灯风,拥鼻吟残地火红。”
茅盾 《虹》九:“彤云密布的长空此时洒下些轻轻飘飘的快要变成雪花的冻雨。冬的黑影已经在这里叩门了。”
⒉ 涷雨,暴雨。冻、涷,《说文》本为两字,暴雨义应作“涷”,因两字形义相近,古籍刊本往往作“冻”。
引《淮南子·览冥训》:“若乃至於玄云之素朝,阴阳交争,降扶风,杂冻雨,扶摇而登之,威动天地,声震海内。”
高诱 注:“冻雨,暴雨也。”
唐 杜甫 《枯柟》诗:“冻雨落流胶,衝风夺佳气。”
一本作“涷”。 宋 黄庭坚 《书磨崖碑后》诗:“断崖苍蘚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
清 唐孙华 《喜雨》诗:“山云既楼起,冻雨旋盆倾,高下竝沾溉,溪壑皆渟泓。”
“冻”字共有1个读音: [dòng]
汉字 | 冻 |
---|---|
读音 | [dòng] |
注音 | ㄉㄨㄥˋ |
部首 | [冫] 两点水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5 |
异体字 | 凍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凍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1BB |
其它编码 | 五笔:uaiy 仓颉:imkd 郑码:tdhk 四角:34194 |
笔顺编码 | 4115234 |
笔顺笔画 | 丶一一フ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提 横 撇折 竖钩 撇 点 |
1.(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固:不冻港。缸里的水冻了。白菜要抢收入窖,不能让它冻坏。
2.汤汁等凝结成的半固体:肉冻儿。鱼冻儿。
3.受冷或感到冷:今天衣服穿少了,真冻得慌。
4.机体的组织由于温度过低而受损伤:冻害。我的脚冻了。
5.姓。
基本字义
冻
(凍)
dòng ㄉㄨㄥˋ
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冻结。冻害。冻馁。汤汁凝成的胶体:鱼冻。肉冻。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外面很冷,真冻得慌。防冻。冻伤。冻疮。英语 freeze; cold, congeal; jelly
“雨”字共有2个读音: [yǔ] [yù]
汉字 | 雨 |
---|---|
读音 | [yǔ][yù] |
注音 | ㄩˇ|ㄩˋ |
部首 | [雨] 雨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0 |
异体字 | 㲾 ???? ????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6E8 |
其它编码 | 五笔:fghy 仓颉:mlby 郑码:fv 四角:10227 |
笔顺编码 | 12524444 |
笔顺笔画 | 一丨フ丨丶丶丶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折钩 竖 点 点 点 点 |
[yǔ]
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
[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基本字义
雨
yǔ ㄩˇ
◎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雨水。雨季。
其它字义
雨
yù ㄩˋ
◎ 下雨,落下:雨雪。
英语 rain; rainy; KangXi radical 173
德语 Niederschlag (S),Regen (S),Radikal Nr. 173 = Regen, Niedersch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