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动问的意思

dòngwèn

动问


拼音dòng wèn
注音ㄉㄨㄥˋ ㄨㄣˋ

繁体動問

词语解释

动问[ dòng wèn ]

⒈  〈方〉:客套话,即请人告诉自己。

素不相识,动问官人高姓大名?——《水浒传》

(a term of politeness) ask; proffer question;

引证解释

⒈  客套话。请问。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一折:“小生有一件事,动问小娘子咱。”
《西游记》第十八回:“动问府上有多少妖怪?”
《儒林外史》第一回:“动问一声,那里是 王冕 先生家?”

⒉  讯问。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不多时邻舍唤到,知县逐一动问。”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一章:“于是,不等师长动问,他就带着检讨的口气说:‘今天我们打得不好,把一〇〇高地丢了。我们准备晚上把它夺回来。’”

⒊  问候。

元 武汉臣 《玉壶春》楔子:“数载不见,有失动问,兄弟请坐。”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左右救回帐中,诸将皆来动问。”
《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动问已毕, 卓王孙 置酒相待。”

国语辞典

动问[ dòng wèn ]

⒈  请问。

《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卓员外动问姓名,相如答曰:『司马长卿。』」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不想惊动了两位娘子,多承两位娘子动问,不敢隐瞒,只得把家事实告。」

“动”字共有1个读音: [dòng]  

动

汉字
读音[dòng]
注音ㄉㄨㄥˋ
部首[力]  力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4
异体字 動 働 㣫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2A8
其它编码五笔:fcln|fcet 仓颉:miks 郑码:bdzy 四角:14727
笔顺编码115453
笔顺笔画一一フ丶フノ
笔顺名称 横 横 撇折 点 横折钩 撇

“动”字的意思

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动。风吹草动。你坐着别动。

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

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动。挪动。改动。动用。兴师动众。

4.使用;使起作用:动笔。动手。动脑筋。

5.触动(思想感情):动心。动怒。动了公愤。

6.感动:动人。不为亲情所动。

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动荤腥。他向来不动酒。

8.动不动;常常:动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动以万计。

“动”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動)

dòng ㄉㄨㄥˋ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使开始发生:发动。使用: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动荤腥。非静止的:动画。可变的:动产。行为:举动。动作。常常:动辄得咎。

英语 move, happen; movement, action

德语 agieren (V)​,bewegen (V)​,handeln (V)

“问”字共有1个读音: [wèn]  

问

汉字
读音[wèn]
注音ㄨㄣˋ
部首[门]  门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3
异体字 問 ????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5EE
其它编码五笔:ukd 仓颉:lsr 郑码:tlj 四角:37601
笔顺编码425251
笔顺笔画丶丨フ丨フ一
笔顺名称 点 竖 横折钩 竖 横折 横

“问”字的意思

1.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请人解答:询问。问事处。不懂就问。答非所问。

2.为表示关切而询问;慰问:问好。问候。

3.审讯;追究:审问。问案。首恶必办,胁从不问。

4.管;干预:过问。不闻不问。

5.向(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我问他借两本书。

6.姓。

“问”字的基本解释

(問)

wèn ㄨㄣˋ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问。问候。问长问短。 审讯,追究:审问。问案。唯你是问。 管,干预:概不过问。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问他借几本书。 姓。

英语 ask about, inquire after

德语 fragen, befragen (V)​,jd. verhören, jd vernehmen (V)​,sich nach etwas erkundigen (V)​,jd. zur Rechenschaft ziehen (V)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