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动手的意思

dòngshǒu

动手


拼音dòng shǒu
注音ㄉㄨㄥˋ ㄕㄡˇ

繁体動手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动手[ dòng shǒu ]

⒈  开始去做某件事情。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get to work;

⒉  用手接触。

这是规定:展品只能看,不能动手。

touch; handle;

⒊  打人。

乡里有些人就爱动手,胆小的又不敢还手。

raise a hand to strike;

引证解释

⒈  着手去做某件事情。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一切建设都还在草草初创,或者一毫都没有动手呢。”

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⒉  指打人。

《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酒散归房,人人熟睡。那些贼秃们一个个磨拳擦掌,思量动手。”
《西游记》第五七回:“悟净 不要动手,有甚事先与我説。”
老舍 《四世同堂》六:“因为他知道假若 大赤包 真动手,他就免不了吃哑叭亏;她是个女的,他不能还手。”

⒊  用手接触。

如:这里规定展品只能看,不能动手。

国语辞典

动手[ dòng shǒu ]

⒈  开始动作。

《红楼梦·第四七回》:「贾母规矩是鸳鸯代洗牌,因和薛姨妈说笑,不见鸳鸯动手。」
《文明小史·第四〇回》:「想出各种的法子来欺负中国,怕的是百姓不服,一时不敢动手,不好不从种族上自强起来。」

开始 著手 下手 出手

停工 罢手 住手

⒉  殴打或争斗。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好也,我并不曾动手。」

⒊  用手接触。

如:「参观画展,最忌讳动手触摸。」

“动”字共有1个读音: [dòng]  

动

汉字
读音[dòng]
注音ㄉㄨㄥˋ
部首[力]  力字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4
异体字 動 働 㣫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2A8
其它编码五笔:fcln|fcet 仓颉:miks 郑码:bdzy 四角:14727
笔顺编码115453
笔顺笔画一一フ丶フノ
笔顺名称 横 横 撇折 点 横折钩 撇

“动”字的意思

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动。风吹草动。你坐着别动。

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

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动。挪动。改动。动用。兴师动众。

4.使用;使起作用:动笔。动手。动脑筋。

5.触动(思想感情):动心。动怒。动了公愤。

6.感动:动人。不为亲情所动。

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动荤腥。他向来不动酒。

8.动不动;常常:动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动以万计。

“动”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動)

dòng ㄉㄨㄥˋ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使开始发生:发动。使用: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动荤腥。非静止的:动画。可变的:动产。行为:举动。动作。常常:动辄得咎。

英语 move, happen; movement, action

德语 agieren (V)​,bewegen (V)​,handeln (V)

“手”字共有1个读音: [shǒu]  

手

汉字
读音[shǒu]
注音ㄕㄡˇ
部首[手]  手字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0
异体字 ???? ???? 扌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24B
其它编码五笔:rtgh 仓颉:q 郑码:md 四角:20500
笔顺编码3112
笔顺笔画ノ一一丨
笔顺名称 撇 横 横 竖钩

“手”字的意思

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

3.拿着:人手一册。

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

5.亲手:手植。手书。

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手”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ǒu ㄕㄡˇ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拿着:人手一册。亲自动手: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技能、本领: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手。扒手。生产能手。小巧易拿的:手枪。手册。

英语 hand

德语 Hand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