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广西等地侗族聚居的地区。
⒈ 侗族的戏剧。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侗族分布地区。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形成于贵州。其表演形式最初仅两人坐唱,后来发展为走唱,脚色不多,舞台动作简单,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仅置桌、凳等。脸谱以黑白二色为基础,由男演员扮演女角。唱腔有平调、哭板、仙腔及民歌调子,主要伴奏乐器为二胡、琵琶、锣、铃、钹、鼓及特有的牛腿琴等。
“侗”字共有3个读音: [dòng] [tóng] [tǒng]
汉字 | 侗 |
---|---|
读音 | [dòng][tóng][tǒng] |
注音 | ㄉㄨㄥˋ|ㄊㄨㄥˊ|ㄊㄨㄥˇ |
部首 | [亻] 单人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6 |
异体字 | 㣚 狪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F97 |
其它编码 | 五笔:wmgk 仓颉:obmr 郑码:nld 四角:27220 |
笔顺编码 | 32251251 |
笔顺笔画 | ノ丨丨フ一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撇 竖 竖 横折钩 横 竖 横折 横 |
[dòng]
侗族。
[tǒng]1.一样,没有差异:相侗。侗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侗侪(同辈)。侗庚(同岁)。侗年。侗胞。侗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侗仁(同人)。侗仇敌忾。侗工异曲。侗室操戈。情侗手足。
2.共,在一起(从事):共侗。侗学。侗步。殊途侗归。侗舟共济。
3.和,跟:侗流合污。
4.姓。
[tóng]幼稚;无知。
基本字义
侗
dòng ㄉㄨㄥˋ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侗族。侗剧。〔侗胴〕形状。诚实的样子。其它字义
侗
tóng ㄊㄨㄥˊ
◎ 幼稚,无知。
其它字义
侗
tǒng ㄊㄨㄥˇ
◎ 同“统”。
英语 big; ignorant; rude, rustic
德语 dumm, unwissend
“剧”字共有1个读音: [jù]
汉字 | 剧 |
---|---|
读音 | [jù] |
注音 | ㄐㄩˋ |
部首 | [刂] 立刀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8 |
异体字 | 劇 勮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劇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267 |
其它编码 | 五笔:ndjh 仓颉:srln 郑码:xmjk 四角:72200 |
笔顺编码 | 5131225122 |
笔顺笔画 | フ一ノ一丨丨フ一丨丨 |
笔顺名称 | 横折 横 撇 横 竖 竖 横折 横 竖 竖钩 |
1.戏剧:演剧。话剧。独幕剧。这个剧的主题很鲜明。惨剧。丑剧。
2.(Jù)姓。
3.猛烈;厉害:剧烈。剧痛。剧饮。剧变。加剧。
基本字义
剧
(劇)
jù ㄐㄩˋ
厉害,猛烈,迅速:剧变。剧痛。剧烈。剧毒。加剧。 文艺的一种形式,作家把一定的主题编出来,利用舞台由演员化装演出:戏剧。剧本。剧情。剧种。剧院。剧坛。京剧。话剧。 姓。英语 theatrical plays, opera, drama
德语 ernst, streng ,Drama (S),Ju (Eig, Fam),Aufführ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