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丢针儿”。
⒉ 旧时七月七日乞巧的风俗。
⒊ 又旧时宫廷习俗,则以五彩丝穿九孔针,先穿完的为得巧,迟为输巧。参阅阿英《女儿节的故事--“七夕”风俗志》。
⒈ 亦作“丢针儿”。
⒉ 旧时七月七日乞巧的风俗。
引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倾之,水膜生面,绣鍼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鍼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茹影者,谓乞得巧。”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丢针》:“京师闺阁,於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綫,觕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
⒊ 又旧时宫廷习俗,则以五彩丝穿九孔针,先穿完的为得巧,迟为输巧。参阅 阿英 《女儿节的故事--“七夕”风俗志》。
⒈ 农历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盆中,称为「丢巧针」。
引明·刘桐·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
“丢”字共有1个读音: [diū]
汉字 | 丢 |
---|---|
读音 | [diū] |
注音 | ㄉㄧㄡ |
部首 | [丿] 撇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5 |
异体字 | 丟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丟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E22 |
其它编码 | 五笔:tfcu 仓颉:hgi 郑码:mbzs 四角:20732 |
笔顺编码 | 312154 |
笔顺笔画 | ノ一丨一フ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 竖 横 撇折 点 |
1.遗失;失去:钱包丢了。丢了工作。
2.扔:不要随地丢果皮。
3.搁置;放:技术丢久了就生疏了。只有这件事丢不开。
丢
diū ㄉㄧㄡˉ
失去,遗落:丢失。丢了工作。丢盔卸甲。 扔;抛弃:不要乱丢垃圾。 搁置;放:工作丢下不管。技术丢久了就生疏了。英语 discard
德语 verliert etwas, etwas geht verloren (V)
“巧”字共有1个读音: [qiǎo]
汉字 | 巧 |
---|---|
读音 | [qiǎo] |
注音 | ㄑㄧㄠˇ |
部首 | [工] 工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2 |
异体字 | 㤍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DE7 |
其它编码 | 五笔:agnn 仓颉:mmvs 郑码:biaz 四角:11127 |
笔顺编码 | 12115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一フ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提 横 竖折折钩 |
1.心思灵敏,技术高明:巧干。能工巧匠。他的手艺很巧。
2.(手、口)灵巧:心灵手巧。他嘴巧,学谁像谁。
3.恰好;正遇在某种机会上:恰巧。偏巧。凑巧。巧遇。来得真巧。我一出大门就碰到他,真巧极了。
4.虚浮不实的(话):花言巧语。
5.姓。
基本字义
巧
qiǎo ㄑㄧㄠˇ
技能好,灵敏:巧妙。巧思。巧劲。巧干(gàn )。精巧。轻巧。乖巧。心灵手巧。巧发奇中。 美好:巧笑(指美好的笑貌)。 虚伪(特指语言):巧言。巧诈。巧辩。巧言令色。 恰好:巧合。巧遇。恰巧。英语 skillful, ingenious, clever
德语 geschickt, gewandt (Adj),zufällig, gerade, ausgerechnet (A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