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氐土貉的意思

氐土貉


拼音dī tǔ mò
注音ㄉ一 ㄊㄨˇ ㄇㄛˋ

词语解释

氐土貉[ dī tǔ mò ]

⒈  神话传说中二十八宿神之一。

引证解释

⒈  神话传说中二十八宿神之一。

《西游记》第六五回:“角木蛟 急唤:‘兄弟们!怪物来了!’ 亢金龙、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牛金牛、氐土貉 ……各执兵器,一拥而上。”

“氐”字共有2个读音: [dī]   [dǐ]  

氐

汉字
读音[dī][dǐ]
注音ㄉㄧ|ㄉㄧˇ
部首[氏]  氏字旁
笔画总笔画:5 部外:1
异体字 ???? ???? 低 底 抵 柢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6C10
其它编码五笔:qayi 仓颉:hpm 郑码:rhs 四角:72740
笔顺编码35154
笔顺笔画ノフ一フ丶
笔顺名称 撇 竖提 横 斜钩 点

“氐”字的意思

[dī]

1.古代民族名。汉、唐时分布于今陕、甘、川、滇等省,从事畜牧和农业。十六国中的前秦、后凉即氐人所建。其后,大部与汉人同化。

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dǐ]

根本。

“氐”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ī ㄉㄧˉ

低;低下。后作“低”。《正字通•氏部》:“氐,與低同。” 古代少数民族名。殷、周至南北朝分布在今西北一帶。《廣韻•齊韻》:“氐,氐、羌。” 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三宿,共有四颗星。亦称天根。 〔氐道〕古县名。汉置,在今甘肃省武山县东南。

其它字义

dǐ ㄉㄧˇ

根本;基础。后作“柢”。《玉篇•氏部》:“氐,本也。” 至;抵达。后作“抵”。《説文•氐部》:“氐,至也。” 止;终极。《爾雅•釋詁下》“底,止也” 副词。概括之词,相当于“大略”、“大抵”。《正字通•氏部》:“氐,大氐,猶言大凡也。俗作抵。”

英语 name of an ancient tribe

“土”字共有1个读音: [tǔ]  

土

汉字
读音[tǔ]
注音ㄊㄨˇ
部首[土]  提土旁
笔画总笔画:3 部外:0
异体字 圡 ???? 社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71F
其它编码五笔:ffff 仓颉:g 郑码:ba 四角:40100
笔顺编码121
笔顺笔画一丨一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

“土”字的意思

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

2.土地:国土。领土。

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

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

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

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

7.姓。

“土”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ǔ ㄊㄨˇ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黄土。疆域:国土。领土。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不合潮流:土气。未熬制的鸦片:烟土。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土族。姓。

英语 soil, earth; items made of earth

德语 Erde (S)​,Radikal Nr. 32 = Erde, Boden, Land, unkultiviert (S)

“貉”字共有3个读音: [hé]   [háo]   [mò]  

貉

汉字
读音[hé][háo][mò]
注音ㄏㄜˊ|ㄏㄠˊ|ㄇㄛˋ
部首[豸]  豹字旁
笔画总笔画:13 部外:6
异体字 狢 貈 貊 ???? ???? ???? ????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C89
其它编码五笔:eetk|etkg 仓颉:bhher 郑码:pqrj 四角:27264
笔顺编码3443533354251
笔顺笔画ノ丶丶ノフノノノフ丶丨フ一
笔顺名称 撇 点 点 撇 弯钩 撇 撇 撇 横撇/横钩 捺 竖 横折 横

“貉”字的意思

[mò]

同“貊”。

[hé]

1.也叫狗獾。哺乳动物。外形像狐,但体较胖,尾较短。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

2.古又同“貊(mò)”。

[háo]

同“貉(hé)”。用于“貉子”“貉绒”。

“貉”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é ㄏㄜˊ

 ◎ 哺乳动物,外形像狐,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杂食鱼、鼠、蛙、虾、蟹和野果、杂草等,皮很珍贵:一丘之貉。

其它字义

háo ㄏㄠˊ

 ◎ 义同(一),用于“貉子”、“貉绒”。

其它字义

mò ㄇㄛˋ

 ◎ 古同“貊”。

英语 badger; raccoon dog

德语 Marderhund ,still, wortkarg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