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叮嘱,告诫。
例乃叮咛而去。——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英give carerul instructions repeatedly;
⒈ 再三嘱咐。
引唐 寒山 《诗》之二一六:“自古多少圣,叮嚀教自信。”
宋 康与之 《满江红·杜鹃》词:“镇日叮嚀千百遍,只将一句频频説:道不如归去不如归,伤情切。”
《红楼梦》第一一七回:“平儿 等不免叮嚀了好些话。只有 巧姐儿 惨伤的了不得。”
柯岩 《特邀代表》:“从此,每次回家前后全班互相叮咛:回家可别犯错误呀,可要按时返校呵。”
⒉ 犹殷勤。
引唐 薛用弱 《集异记·僧晏通》:“过者 易定 军人也,即下马熟视,悦其都冶,词意叮嚀,便以后乘挈行焉。”
唐 鲍溶 《范真传侍御累有寄因奉酬》诗之五:“闻道中山酒,一杯千日醒。黄鶯似传语,劝酒太叮嚀。”
⒊ 仔细。
引元 无名氏 《符金锭》第三折:“我这里叮嚀覷了他模样,办着片志诚心便央。”
元 马致远 《耍孩儿·借马》套曲:“马儿行嘱付叮嚀记:鞍心马户将伊打,刷子去刀莫作疑。”
⒋ 分明;清楚。
引《敦煌曲·太子入山修道赞》:“宫中闻唤太子声甚叮嚀。”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四折:“我今日叮嚀的説破,教你仔细的皆知。”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二折:“我对着这烛底花前説叮嚀。”
⒈ 嘱咐。也作「丁宁」、「丁咛」。
引《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不须子敬叮咛,亮自有对答之语。」
近叮嘱 嘱咐
⒉ 仔细。
引元·武汉臣《生金阁·第四折》:「我这里叮咛的问你,你家住在那里?」
元·无名氏《符金锭·第三折》:「这里叮咛觑了他模样,办著片志诚心便央。」
⒊ 小心。
“叮”字共有1个读音: [dīng]
汉字 | 叮 |
---|---|
读音 | [dīng] |
注音 | ㄉㄧㄥ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2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3EE |
其它编码 | 五笔:ksh 仓颉:rmn 郑码:jai 四角:61020 |
笔顺编码 | 25112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丨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竖钩 |
1.蚊子等用针形口器吸食。
2.进一步(问、告诉):叮问。临走,她又叮了我一句,你明天可来啊!
3.再三(嘱咐):叮嘱。
基本字义
叮
dīng ㄉㄧㄥˉ
再三嘱咐:叮嘱。叮咛(亦作“丁宁”)。追问:叮问。蚊虫等用针形口器吸食:被蚊子叮了一口。英语 exhort or enjoin repeatedly
德语 stechen (Moskito) (V)
“咛”字共有1个读音: [níng]
汉字 | 咛 |
---|---|
读音 | [níng] |
注音 | ㄋㄧㄥˊ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5 |
异体字 | 嚀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嚀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49B |
其它编码 | 五笔:kpsh 仓颉:rjmn 郑码:jwai 四角:63021 |
笔顺编码 | 25144512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丶丶フ一丨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点 点 横撇/横钩 横 竖钩 |
见〔叮咛〕
基本字义
咛
(嚀)
níng ㄋㄧㄥˊ
◎ 〔叮咛〕同“叮”。
英语 enjoin, instruct; charge
德语 auferlegen, vorschrei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