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唐代货币制度的一种变通措施。从一缗中抽除若干钱仍作一缗计算,以此弥补国家的财用不足。一缗即一贯,足数是千钱。陌,指百钱。从缗推算至百,百钱中抽除若干仍作百钱计算,叫“垫陌”,又称“除陌”。
⒈ 唐 代货币制度的一种变通措施。从一缗中抽除若干钱仍作一缗计算,以此弥补国家的财用不足。一缗即一贯,足数是千钱。陌,指百钱。从缗推算至百,百钱中抽除若干仍作百钱计算,叫“垫陌”,又称“除陌”。按,垫陌的实际数,各时期不同。如 元庆 元年九月敕,以九百二十文为一贯,每陌合九十二文。 天祐 二年四月敕,以八百五十文为一贯,每陌合八十五文。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泉货》。
引《新唐书·食货志四》:“经费屈竭, 皇甫鎛 建议,内外用钱每緡垫二十外,復抽五十送度支以赡军……寻以用钱垫陌不一,詔从俗所宜,内外给用,每緡垫八十。”
宋 程大昌 《考古编·缗钱省陌》:“元和 十二年,民间垫陌有至七十者。”
“垫”字共有1个读音: [diàn]
汉字 | 垫 |
---|---|
读音 | [diàn] |
注音 | ㄉㄧㄢˋ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笔画 | 总笔画:9 部外:6 |
异体字 | 墊 㼭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墊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7AB |
其它编码 | 五笔:rvyf 仓颉:qig 郑码:dqsb 四角:55104 |
笔顺编码 | 121354121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ノフ丶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 竖钩 提 撇 横折弯钩/横斜钩 点 横 竖 横 |
1.用东西支、铺或衬,使加高、加厚或平正,或起隔离作用:垫猪圈。把桌子垫高些。熨衣服最好在上面垫一块布。
2.填补空缺:正戏还没开演,先垫一出小戏。
3.暂时替人付钱:我先给你垫上,等你取了款再还我。
4.垫子:靠垫。鞋垫儿。凳子上铺了一个用花布缝的垫儿。
基本字义
垫
(墊)
diàn ㄉㄧㄢˋ
衬在底下或铺在上面:垫高。垫平。垫背。垫脚石(喻被人用来往上爬)。用来衬、铺的东西:垫子。垫褥。替人暂付款项:垫款。垫付。垫支。陷沉,淹没:垫没(mò ㄇㄛˋ)。垫陷。填补空缺:垫补。英语 advance money, pay for another
“陌”字共有1个读音: [mò]
汉字 | 陌 |
---|---|
读音 | [mò] |
注音 | ㄇㄛˋ |
部首 | [阝] 双耳刀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6 |
异体字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64C |
其它编码 | 五笔:bdjg 仓颉:nlma 郑码:yank 四角:71262 |
笔顺编码 | 52132511 |
笔顺名称 |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
田间东西方向的小路。泛指道路:废井田,开阡陌。形同陌路。
基本字义
陌
mò ㄇㄛˋ
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阡陌。陌上。陌头(路边)。陌路(a.田间道路;b.指路上相见而不认识的人,如“视同陌陌”)。生疏,不熟悉:陌生。市中街道:街陌。英语 foot path between rice fields
德语 Straß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