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道士的意思

dàoshì

道士


拼音dào shì
注音ㄉㄠˋ ㄕˋ
词性名词

近义羽士

词语解释

道士[ dào shi ]

⒈  指崇奉道教而又从事教务的人。

那道士又执令牌,烧了符檄。——《西游记》

Taoist priest;

⒉  修佛道之士的略称。魏晋时指和尚。

佛教初传此方,呼僧为道士。——《盂兰盆经疏下》

monk;

引证解释

⒈  有道之士,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古之道士有言曰:‘将欲无陵,固守一德。’”
汉 刘向 《新序·节士》:“介子推 曰:‘ 推 闻君子之道,謁而得位,道士不居也,争而得财,廉士不受也。’”
《后汉书·第五伦传》:“﹝ 第五伦 ﹞遂将家属客 河东,变名姓,自称 王伯齐,载盐往来 太原、上党,所过輒为粪除而去,陌上号为道士,亲友故人莫知其处。”

⒉  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 《汉书·王莽传下》:“卫将军 王涉 素养道士 西门君惠。

君惠 好天文讖记。”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二:“青谿千餘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借问此何谁,云是 鬼谷子。”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君昆弟六人,先君而殁者四人。其一人尝为 郑 之 滎泽 尉,信道士长生不死之説。既去官,絶不营人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潘烂头》:“潘烂头,不知何许人,为道士于 京江,有异术。”

⒊  道教徒。

《梁书·沉约传》:“﹝ 沉约 ﹞乃呼道士奏赤章於天,称禪代之事,不由己出。”
《资治通鉴·梁敬帝绍泰元年》:“齐 主还 鄴,以佛、道二教不同,欲去其一,集二家论难於前,遂敕道士皆剃髮为沙门。”
胡三省 注:“道家虽曰宗 老子,而 西汉 以前未尝以道士自名,至 东汉 始有道士 张道陵、于吉 等,其实与佛教皆起於 东汉 之时。”
俞平伯 《重过西园码头》:“受罪有和尚道士可以超度,想呼奴唤婢则有泥塑的金童玉女。”

⒋  佛教徒;和尚。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竺道潜》:“恢 嘲之曰:‘道士何以游朱门?’ 潜 曰:‘君自覩其朱门,贫道见为蓬户。’”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树勋》:“松公 故喜佛法, 树勋 投其意指,公大赏鉴,因命易装为道士。”

国语辞典

道士[ dào shì ]

⒈  信奉道教的人。

⒉  方士、仙人。

《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二》:「青谿千仞余,中有一道士。」
宋·苏轼〈后赤壁赋〉:「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

⒊  泛称有道之士。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古之道士有言曰:『将欲无陵,固守一德。』」

英语Daoist priest

法语prêtre taoïste

“道”字共有1个读音: [dào]  

道

汉字
读音[dào]
注音ㄉㄠˋ
部首[辶]  走之旁
笔画总笔画:12 部外:9
异体字 ???? ???? ???? ???? ???? 衟 衜 噵 ????
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基本区 U+9053
其它编码五笔:uthp 仓颉:ythu 郑码:uanw 四角:38306
笔顺编码431325111454
笔顺笔画丶ノ一ノ丨フ一一一丶フ丶
笔顺名称 点 撇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点 横折折撇 捺

“道”字的意思

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道德:道义。

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道”字的基本解释

dào ㄉㄠˋ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道门。一贯道。 说,讲: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 线条:铅笔道儿。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量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英语 path, road, street; method, way

德语 Dao (chinesische Philosophie)​ ; Passage, Weg (Eig)

“士”字共有1个读音: [shì]  

士

汉字
读音[shì]
注音ㄕˋ
部首[士]  士字旁
笔画总笔画:3 部外:0
异体字
字形结构独体字
统一编码基本区 U+58EB
其它编码五笔:fghg 仓颉:jm 郑码:baa 四角:40100
笔顺编码121
笔顺笔画一丨一
笔顺名称 横 竖 横

“士”字的意思

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士人:士农工商。

4.军人:士兵。士气。

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

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

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

8.姓。

“士”字的基本解释

shì ㄕˋ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士族。士大夫。 旧时指读书人:士子。士民。学士。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士女。 对人的美称:志士。烈士。女士。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士。护士。 姓。

英语 scholar, gentleman; soldier

德语 Geisteswissenschaftler (S)​,Gelehrte (S)​,Shi (Eig, Fam)​,Leibwächter (schwarzer Stein im chinesischen Schach)​ ,Radikal Nr. 33 = Gelehrter, Intellektueller (S)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