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乐府杂曲歌辞。
⒈ 乐府杂曲歌辞。曲辞见《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五》。
引《太平御览》卷五八三引 晋 裴启 《语林》:“谢镇西 著紫罗襦,据胡牀,在大市佛图门楼上弹琵琶,作《大道曲》。”
“大”字共有3个读音: [dà] [dài] [tài]
汉字 | 大 |
---|---|
读音 | [dà][dài][tài] |
注音 | 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部首 | [大] 大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0 |
异体字 | 亣 ???? 太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927 |
其它编码 | 五笔:dddd 仓颉:k 郑码:gd 四角:40800 |
笔顺编码 | 134 |
笔顺笔画 | 一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撇 捺 |
[dà]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时间更远:大前年。
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1.古同“太”。
2.古同“泰”。
基本字义
大
dà ㄉㄚˋ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时间更远:大前年。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其它字义
大
dài ㄉㄞˋ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其它字义
大
tài ㄊㄞˋ
古同“太”。 古同“泰”。英语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德语 alt (Adj),groß, bedeutend, gewaltig (Adj),Radikal Nr. 37 = groß, (alt) (Sprachw)
“道”字共有1个读音: [dào]
汉字 | 道 |
---|---|
读音 | [dào] |
注音 | ㄉㄠˋ |
部首 | [辶] 走之旁 |
笔画 | 总笔画:12 部外:9 |
异体字 | ???? ???? ???? ???? ???? 衟 衜 噵 ???? |
字形结构 | 半包围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053 |
其它编码 | 五笔:uthp 仓颉:ythu 郑码:uanw 四角:38306 |
笔顺编码 | 431325111454 |
笔顺笔画 | 丶ノ一ノ丨フ一一一丶フ丶 |
笔顺名称 | 点 撇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点 横折折撇 捺 |
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道德:道义。
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道
dào ㄉㄠˋ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道门。一贯道。 说,讲: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 线条:铅笔道儿。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量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英语 path, road, street; method, way
德语 Dao (chinesische Philosophie) ; Passage, Weg (Eig)
“曲”字共有2个读音: [qū] [qǔ]
汉字 | 曲 |
---|---|
读音 | [qū][qǔ] |
注音 | ㄑㄩ|ㄑㄩˇ |
部首 | [曰] 扁日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2 |
异体字 | 䒼 ???? ???? 麯 粬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6F2 |
其它编码 | 五笔:mad 仓颉:tw 郑码:kkd 四角:55600 |
笔顺编码 | 25122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丨丨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竖 竖 横 |
[qǔ]
1.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
2.(曲儿)歌曲:曲调。戏曲。小曲儿。高歌一曲。
3.歌谱:《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作的曲。
[qū]1.弯曲(跟“直”相对):曲线。曲尺。弯腰曲背。山回水曲。曲径通幽。
2.使弯曲:曲肱而枕(肱:胳膊)。曲突徙薪。
3.弯曲的地方:河曲。
4.不公正;无理:是非曲直。
5.姓。
6.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
基本字义
曲
(⑤麯、⑤麴)
qū ㄑㄩˉ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❶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❷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弯曲的地方:河曲。 偏僻的地方:乡曲。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酒曲。曲霉。 姓。其它字义
曲
qǔ ㄑㄩˇ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英语
crooked, bent; wrong, false
德语 gekrümmt, falsch (V),Beuge (S),Lied (S),Unrech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