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梵文(巴利文Takkasil?)音译。古代北印度国名。
⒈ 梵文音译。古代北 印度 国名。
引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呾叉始罗国 周二千餘里……地称沃壤,稼穡殷盛,泉流多,花果茂。气序和畅,风俗轻勇。”
“叉”字共有3个读音: [chā] [chá] [chǎ]
汉字 | 叉 |
---|---|
读音 | [chā][chá][chǎ] |
注音 | ㄔㄚ|ㄔㄚˊ|ㄔㄚˇ |
部首 | [又] 又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1 |
异体字 | 岔 扠 杈 釵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3C9 |
其它编码 | 五笔:cyi 仓颉:ei 郑码:xss 四角:77403 |
笔顺编码 | 544 |
笔顺笔画 | フ丶丶 |
笔顺名称 | 横撇/横钩 捺 点 |
[chā]
1.叉子,一端有两个以上长齿,用以刺取物体的器具:鱼叉。钢叉。
2.用叉子刺取:叉鱼。
3.像叉的形状。也指叉形符号:交叉。打叉号。
[chà]劈叉,两腿分开成一字形落地,是戏曲、杂技、体操、武术等的一种动作。
[chǎ]分开:叉着腿。
[chá]堵住;卡住:路口叉住了。
基本字义
叉
chā ㄔㄚˉ
交错:叉腰。一头分歧便于扎取的器具:叉子。其它字义
叉
chá ㄔㄚˊ
◎ 挡住,堵塞住,互相卡住:一辆车叉在路口。
其它字义
叉
chǎ ㄔㄚˇ
◎ 分开张开:叉开两腿。
英语 crotch; fork, prong
德语 Gabel (S),Heugabel
“始”字共有1个读音: [shǐ]
汉字 | 始 |
---|---|
读音 | [shǐ] |
注音 | ㄕˇ |
部首 | [女] 女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5 |
异体字 | 乨 兘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9CB |
其它编码 | 五笔:vckg 仓颉:vir 郑码:zmzj 四角:43460 |
笔顺编码 | 53154251 |
笔顺笔画 | フノ一フ丶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撇点 撇 横 撇折 点 竖 横折 横 |
1.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始。始终。始祖。始创。周而复始。
2.才,刚才:方始。始悟(才觉悟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基本字义
始
shǐ ㄕˇ
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始。始终。始祖。始创。周而复始。 才,刚才:方始。始悟(才觉悟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英语 begin, start; then, only then
德语 Anfang, anfangen (V),Shi (Eig, Fam),dann, nur dann
“罗”字共有1个读音: [luó]
汉字 | 罗 |
---|---|
读音 | [luó] |
注音 | ㄌㄨㄛˊ |
部首 | [罒] 四字头 |
笔画 | 总笔画:8 部外:3 |
异体字 | 羅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羅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F57 |
其它编码 | 五笔:lqu 仓颉:wlni 郑码:lkrs 四角:60207 |
笔顺编码 | 2522135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丨丨一ノフ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竖 竖 横 撇 横撇/横钩 点 |
1.捕鸟的网:罗网。天罗地网。
2.张网捕(鸟):门可罗雀。
3.招请;搜集:罗致。网罗。搜罗。
4.陈列:罗列。星罗棋布。
5.一种器具,在木框或竹框上张网状物,用来使细的粉末或流质漏下去,留下粗的粉末或渣滓:绢罗。铜丝罗。把面过一次罗。
6.过罗:罗面。把面再罗一过儿。
7.质地稀疏的丝织品:罗衣。罗扇。轻罗。绫罗绸缎。
8.姓。
9.用于商业,12打(144件)为1罗。[英gross]
罗
(羅)
luó ㄌㄨㄛˊ
捕鸟的网:罗网。 张网捕捉: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搜集,招致,包括: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散布:罗列。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罗。 用罗筛东西:罗面。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罗绮。罗扇。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同“脶”。 姓。英语 net for catching birds; gauze
德语 erfassen, sammeln ,sammeln, einsammeln ,Gaze (S),austauschen, tauschen (V),fangen, erwischen (V),Luo (Eig, Fam),Vogel(fang)ne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