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犹谈吐。
⒈ 犹谈吐。
引宋 苏轼 《送水丘秀才序》:“水丘 仙夫,治六经百家説为歌诗,与 扬州 豪俊交游,头骨磽然,有古丈夫风。其出词吐气,亦往往惊世俗。”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高赞 又问起家世, 钱青 一一对答,出词吐气,十分温雅。”
“词”字共有1个读音: [cí]
汉字 | 词 |
---|---|
读音 | [cí] |
注音 | ㄘˊ |
部首 | [讠] 言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5 |
异体字 | 詞 䛐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詞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BCD |
其它编码 | 五笔:yngk 仓颉:ivsmr 郑码:syaj 四角:37720 |
笔顺编码 | 4551251 |
笔顺笔画 | 丶フフ一丨フ一 |
笔顺名称 | 点 横折提 横折钩 横 竖 横折 横 |
1.(词儿)说话或诗歌、文章、戏剧中的语句:戏词。义正词严。词不达意。他问得我没词儿回答。
2.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做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3.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基本字义
词
(詞)
cí ㄘˊ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词汇。词书。词典。词句。词序。词组。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词。演讲词。誓词。词章。词律(文词的声律)。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词人。词谱。词牌。词调(diào )。词韵。词曲。英语 words; phrase, expression
德语 Arbeiten, Diktion, klassisches chinesisches Gedicht, Phrasen, Wort (Eig)
“吐”字共有2个读音: [tǔ] [tù]
汉字 | 吐 |
---|---|
读音 | [tǔ][tù] |
注音 | ㄊㄨˇ|ㄊㄨˋ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3 |
异体字 | 唋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410 |
其它编码 | 五笔:kfg 仓颉:rg 郑码:jbvv 四角:64010 |
笔顺编码 | 251121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 |
[tǔ]
1.使东西从嘴里出来:吐核儿(húr)。吐痰。
2.从口儿或缝儿里长出来或露出来:吐穗儿。吐絮。蚕吐丝。
3.说出来:谈吐。吐露。吐字。吐实情。
[tù]1.(消化道或呼吸道里的东西)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呕吐。吐血。上吐下泻。
2.比喻被迫退还侵占的财物。
基本字义
吐
tǔ ㄊㄨˇ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放出,露出:高粱吐穗。吐故纳新。说出:吐话。一吐为快。其它字义
吐
tù ㄊㄨˋ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呕吐。上吐下泻。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吐还不义之财。英语 vomit, spew out, cough up
德语 erbrechen (V),etw. widerwillig herausgeben (V),sich übergeben (V)
“气”字共有1个读音: [qì]
汉字 | 气 |
---|---|
读音 | [qì] |
注音 | ㄑㄧˋ |
部首 | [气] 气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4 部外:0 |
异体字 | 乞 氣 気 炁 暣 㫓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氣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C14 |
其它编码 | 五笔:rnb|rtgn 仓颉:omn 郑码:my 四角:80017 |
笔顺编码 | 3115 |
笔顺笔画 | ノ一一フ |
笔顺名称 | 撇 横 横 横折弯钩/横斜钩 |
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
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
7.欺压:受气。
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
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
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基本字义
气
(氣)
qì ㄑㄧˋ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 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 欺压:受气。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 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英语 steam, vapor; KangXi radical 84
德语 Ätherwell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