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传见的意思

chuánjiàn

传见


拼音chuán jiàn
注音ㄔㄨㄢˊ ㄐ一ㄢˋ

繁体傳見

词语解释

传见[ chuán jiàn ]

⒈  召见。

引证解释

⒈  召见。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附式》:“凡上司差承候堂事毕,把门人先行禀明,以便传见。”
茅盾 《子夜》十:“现在只剩了他一人,等候上司传见似的枯坐在这里,他更加感到无聊。”

国语辞典

传见[ chuán jiàn ]

⒈  召唤入见。

《福惠全书·卷二·莅任部·堂规式》:「凡上司差承,候堂事毕,把门人先行禀明,以便传见。」

英语to summon for an interview

“传”字共有2个读音: [chuán]   [zhuàn]  

传

汉字
读音[chuán][zhuàn]
注音ㄔㄨㄢˊ|ㄓㄨㄢˋ
部首[亻]  单人旁
笔画总笔画:6 部外:4
异体字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4F20
其它编码五笔:wfny 仓颉:oqni 郑码:nbzs 四角:25232
笔顺编码321154
笔顺笔画ノ丨一一フ丶
笔顺名称 撇 竖 横 横 竖折撇/竖折折 点

“传”字的意思

[chuán]

1.由一方交给另一方;由上代交给下代:流传。由前向后传。古代传下来的文化遗产。

2.传授:师传。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人。

3.传播:宣传。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

4.传导:传电。传热。

5.表达:传神。传情。

6.发出命令叫人来:传讯。把他传来。

7.传染:这种病传人。

8.姓。

[zhuàn]

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多用于小说名称):《水浒传》。《吕梁英雄传》。

“传”字的基本解释

(傳)

chuán ㄔㄨㄢˊ

转(zhuǎn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傳)

zhuàn ㄓㄨㄢˋ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传。《左传》。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传》。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英语 summon; propagate, transmit

德语 weitergeben, übermitteln (V)​,Biographie, Lebenslauf (S)

“见”字共有2个读音: [jiàn]   [xiàn]  

见

汉字
读音[jiàn][xiàn]
注音ㄐㄧㄢˋ|ㄒㄧㄢˋ
部首[见]  见字旁
笔画总笔画:4 部外:0
异体字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字形
统一编码基本区 U+89C1
其它编码五笔:mqb 仓颉:bhu 郑码:lr 四角:77212
笔顺编码2535
笔顺笔画丨フノフ
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撇 竖弯钩

“见”字的意思

[jiàn]

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5.会晤:会见。接见。

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8.姓。

[xiàn]

1.古同“现”,出现,显露。

2.古同“现”,现存。

“见”字的基本解释

(見)

jiàn ㄐㄧㄢˋ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会晤:会见。接见。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見)

xiàn ㄒㄧㄢˋ

古同“现”,出现,显露。 古同“现”,现存。

英语 see, observe, behold; percieve

德语 sehen, erblicken, treffen (V)​,erscheinen, sichtbar werden, zum Vorschein kommen

词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