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内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
⒈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内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
引贺敬之 《回延安》诗:“赤卫军……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李季 《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一:“少先队来赤卫军,净是些十八九的年轻人。”
“赤”字共有1个读音: [chì]
汉字 | 赤 |
---|---|
读音 | [chì] |
注音 | ㄔˋ |
部首 | [赤] 赤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0 |
异体字 | 灻 烾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D64 |
其它编码 | 五笔:fou 仓颉:glnc 郑码:bno 四角:40231 |
笔顺编码 | 1213234 |
笔顺笔画 | 一丨一ノ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 撇 竖钩 撇 点 |
1.比朱红稍浅的颜色。
2.泛指红色:赤小豆。面红耳赤。
3.象征革命,表示用鲜血争取自由:赤卫队。
4.忠诚:赤胆。赤诚。
5.光着;露着(身体):赤脚。赤膊。
6.空:赤手空拳。
7.指赤金:金无足赤。
8.姓。
赤
chì ㄔˋ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赤血。赤字。 真诚,忠诚:赤诚(极其真诚)。赤忱。赤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赤胆忠心。 空无所有:赤手空拳。赤地千里。 裸露:赤脚(光脚)。英语 red; communist, 'red'; bare
德语 nackt, unbekleidet ,rot, feuerrot, scharlachrot
“卫”字共有1个读音: [wèi]
汉字 | 卫 |
---|---|
读音 | [wèi] |
注音 | ㄨㄟˋ |
部首 | [卩] 单耳旁 |
笔画 | 总笔画:3 部外:1 |
异体字 | 衛 䘙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繁体字形 | 衛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36B |
其它编码 | 五笔:bgd 仓颉:slm 郑码:yavv 四角:17102 |
笔顺编码 | 521 |
笔顺笔画 | フ丨一 |
笔顺名称 | 横折钩 竖 横 |
1.保护:守卫。自卫。
2.生活中或某些球类比赛中担负保护、防守任务的:门卫。后卫。
3.周朝国名。公元前11世纪中叶建立。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公元前254年为魏所灭。公元前241年在秦支持下复国。公元前209年为秦所灭。
卫
(衛)
wèi ㄨㄟˋ
保护,防护:保卫。捍卫。卫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卫卫士”)。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卫冕。 防护人员:警卫。后卫。 古代称驴:“策双卫来迎”。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卫(在山东省)。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姓。英语 guard, protect, defend
德语 bewachen, schützen, verteidigen (V),sich wehren (V),sichern, beschützen (V),Wei (Eig, Fam)
“军”字共有1个读音: [jūn]
汉字 | 军 |
---|---|
读音 | [jūn] |
注音 | ㄐㄩㄣ |
部首 | [冖] 秃宝盖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4 |
异体字 | 軍 ???? ????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軍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19B |
其它编码 | 五笔:plj 仓颉:bkq 郑码:wwhe 四角:37504 |
笔顺编码 | 451512 |
笔顺笔画 | 丶フ一フ一丨 |
笔顺名称 | 点 横撇/横钩 横 撇折 横 竖 |
1.军队:我军。陆军。解放军。参军。裁军。生产大军。劳动后备军。
2.军队的编制单位,下辖若干师:第一军。敌人的兵力估计有两个军。
3.(Jūn)姓。
基本字义
军
(軍)
jūn ㄐㄩㄣˉ
武装部队: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军。英语 army, military; soldiers, troops
德语 Armee, H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