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尘污”。
⒉ 尘垢污染。
⒊ 指尘垢。
⒈ 尘垢污染。
引唐 项斯 《山友赠藓花冠》诗:“尘污出山髮,慙君青蘚冠。”
宋 叶适 《<罗袁州文集>序》:“钱穀之尘污几砚,刑狱之腥衊阶陛,官业虽登而文义耗矣。”
《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李将军 ﹞分付拿出一套新衣服来与舅舅穿了,换下身上尘污的旧衣。”
⒉ 指尘垢。
引清 黄景仁 《春雨望新安江》诗:“多时尘污积芒屩,独夜鼠踏翻银缸。”
⒈ 为尘垢所污染。
引唐·项斯〈山友赠藓花冠〉诗:「尘污出华发,惭君青藓冠。」
《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分付拿出一套新衣服来与舅舅穿了,换下身上尘污的旧衣。」
“尘”字共有1个读音: [chén]
汉字 | 尘 |
---|---|
读音 | [chén] |
注音 | ㄔㄣˊ |
部首 | [小] 小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3 |
异体字 | 塵 ???? ????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塵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C18 |
其它编码 | 五笔:iff 仓颉:fg 郑码:kob 四角:90104 |
笔顺编码 | 234121 |
笔顺笔画 | 丨ノ丶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竖 撇 点 横 竖 横 |
1.飞扬的或停附在物体上的灰土:尘埃。
2.佛教道教指现实世界:红尘。尘凡。
3.行迹;踪迹:步人后尘。
尘
(塵)
chén ㄔㄣˊ
飞扬的灰土:尘土。尘埃。尘垢。尘芥(尘土和小草,喻轻微的事物)。粉尘。烟尘。甚嚣尘上。望尘莫及。 佛家、道家指人间:红尘。尘世。英语
dust, dirt, ashes, cinders
德语 Erde ,Sta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