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旧指辅佐君主的文臣武将。
英the officials at court;
⒈ 群臣百官。
引《后汉书·宦者传论》:“和帝 即祚幼弱,而 竇宪 兄弟专总权威,内外臣僚,莫由亲接,与所居者,唯阉宦而已。”
晋 陆云 《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祁祁臣僚,有来雍雍,薄言载考,承颜下风。”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又臣僚之中,素有才识,可赐 孙 吴 之书,使知文武之方。”
《西游补》第九回:“臣僚畏首尾,不足与断大事。”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家书许附递》:“詔中外臣僚,许以家书附递。”
⒈ 君主时代的官吏。
引《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序》:「内外臣僚,莫由亲接。」
《三国演义·第二回》:「今日他孩儿即皇帝位,内外臣僚,皆其心腹。」
英语court official (in former times)
法语officiel du tribunal (arch.)
“臣”字共有1个读音: [chén]
汉字 | 臣 |
---|---|
读音 | [chén] |
注音 | ㄔㄣˊ |
部首 | [臣] 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0 |
异体字 | ???? ????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1E3 |
其它编码 | 五笔:ahnh 仓颉:slsl 郑码:ha 四角:71712 |
笔顺编码 | 125125 |
笔顺笔画 | 一丨フ一丨フ |
笔顺名称 | 横 竖 横折 横 竖 竖折/竖弯 |
1.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忠臣。君臣。
2.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
3.姓。
基本字义
臣
chén ㄔㄣˊ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臣僚。臣子。臣服。君臣。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古人谦称自己。古代指男性奴隶:臣仆。臣虏。英语 minister, statesman, official
德语 Würdenträger (S),Beamte(r) ,Vasall
“僚”字共有1个读音: [liáo]
汉字 | 僚 |
---|---|
读音 | [liáo] |
注音 | ㄌㄧㄠˊ |
部首 | [亻] 单人旁 |
笔画 | 总笔画:14 部外:12 |
异体字 | 寮 ???? 獠 ???? 僚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0DA |
其它编码 | 五笔:wdui 仓颉:okcf 郑码:ngkk 四角:24296 |
笔顺编码 | 32134432511234 |
笔顺笔画 | ノ丨一ノ丶丶ノ丨フ一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 竖 横 撇 捺 点 撇 竖 横折 横 横 竖钩 撇 点 |
1.官吏:官僚。
2.指在同一官署任职的官吏:同僚。僚属。
基本字义
僚
liáo ㄌㄧㄠˊ
官:官僚。旧指同在一起做官的:僚属(下属的官吏)。僚友。僚佐。幕僚。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的称谓。英语 companion, colleague; officials; bureaucracy; a pretty face
德语 Bürokra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