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形容低语。
⒈ 形容低语。
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平毁 程不识 不值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呫囁耳语。”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呫囁,附耳小语声。”
宋 洪迈 《夷坚丙志·范子珉》:“﹝ 范 ﹞趋诣 三清殿 下再拜,呫囁有祷,拂衣出。”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即事成语对》:“麋 与 汪 对奕…… 沉令 从傍呫囁。”
⒈ 附耳细语。
引《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传》:「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呫嗫耳语!」
“嗫”字共有1个读音: [niè]
汉字 | 嗫 |
---|---|
读音 | [niè] |
注音 | ㄋㄧㄝˋ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3 部外:10 |
异体字 | 囁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繁体字形 | 囁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5EB |
其它编码 | 五笔:kbcc 仓颉:rsje 郑码:jcxx 四角:61047 |
笔顺编码 | 2511221115454 |
笔顺笔画 | 丨フ一一丨丨一一一フ丶フ丶 |
笔顺名称 | 竖 横折 横 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横撇/横钩 点 横撇/横钩 捺 |
〔嗫嚅〕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嚅(rú)。
基本字义
嗫
(囁)
niè ㄋㄧㄝˋ
〔嗫嚅〕口动,吞吞吐吐,想说又停止。(囁)英语 move lips as when speaking; hes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