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灰尘,尘土。
⒉ 尘俗;世俗之人。
⒊ 比喻卑下的处境或微贱之物。
⒈ 灰尘,尘土。
引《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在班殿直 刘归仁 率众南奔,相继而溃。入塞者三万人,尘坌四起,居人骇散。”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一日,天大风,晦冥良久,既霽,於尘坌中得一好女子。”
清 黄宗羲 《永乐寺碑记》:“污邪市井,未尝择地,尘坌满室,但供邨妇里老之游息。”
⒉ 尘俗;世俗之人。
引唐 吕岩 《七言》诗之四:“药就功成身羽化,更抛尘坌出凡流。”
宋 苏舜钦 《和邻几登緐台塔》诗:“迥然尘坌隔,顿觉襟抱舒。”
明 宋濂 《兰隐亭记》:“华卿 性清脩,不与尘坌交,并皦皦然屹立物外。”
⒊ 比喻卑下的处境或微贱之物。
引明 徐霖 《绣襦记·厌习风尘》:“老身 李大妈 是也,本係 剑南 人氏,不幸夫主早亡,失身尘坌,流寓 长安。”
明 屠隆 《昙花记·辞家访道》:“烟姿霞韵,也应知生来往因,把金章紫綬看尘坌。”
“尘”字共有1个读音: [chén]
汉字 | 尘 |
---|---|
读音 | [chén] |
注音 | ㄔㄣˊ |
部首 | [小] 小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6 部外:3 |
异体字 | 塵 ???? ???? ????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繁体字形 | 塵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C18 |
其它编码 | 五笔:iff 仓颉:fg 郑码:kob 四角:90104 |
笔顺编码 | 234121 |
笔顺笔画 | 丨ノ丶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竖 撇 点 横 竖 横 |
1.飞扬的或停附在物体上的灰土:尘埃。
2.佛教道教指现实世界:红尘。尘凡。
3.行迹;踪迹:步人后尘。
尘
(塵)
chén ㄔㄣˊ
飞扬的灰土:尘土。尘埃。尘垢。尘芥(尘土和小草,喻轻微的事物)。粉尘。烟尘。甚嚣尘上。望尘莫及。 佛家、道家指人间:红尘。尘世。英语
dust, dirt, ashes, cinders
德语 Erde ,Staub
“坌”字共有1个读音: [bèn]
汉字 | 坌 |
---|---|
读音 | [bèn] |
注音 | ㄅㄣˋ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笔画 | 总笔画:7 部外:4 |
异体字 | 坋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74C |
其它编码 | 五笔:wvff 仓颉:cshg 郑码:oyb 四角:80104 |
笔顺编码 | 3453121 |
笔顺笔画 | ノ丶フノ一丨一 |
笔顺名称 | 撇 捺 横折钩 撇 横 竖 横 |
1.翻(土);刨:~地。
2.尘埃:尘~。微~。
3.聚:~集。
4.粗劣。
5.用细末撒在物体上面。
6.笨;不灵巧。
基本字义
坌
bèn ㄅㄣˋ
尘埃。 聚积。 粗劣。 古同“笨”,蠢笨。英语 dust, earth; a bank of earth; to dig; to bring together
德语 zusammen bringen, zusammenbringen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