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豺在深秋时杀兽以备冬粮,陈于四周,有似人之陈物而祭,故称。
⒈ 豺在深秋时杀兽以备冬粮,陈于四周,有似人之陈物而祭,故称。
引《吕氏春秋·季秋》:“菊有黄华,豺则祭兽戮禽。”
高诱 注:“﹝豺﹞於是月杀兽,四围陈之,世所谓祭兽。”
唐 魏徵 《五郊乐章·肃和》:“豺祭隼击,潦收川镜。”
闽 徐夤 《霜》诗:“应节谁穷造化端,菊黄豺祭问应难。”
“豺”字共有1个读音: [chái]
汉字 | 豺 |
---|---|
读音 | [chái] |
注音 | ㄔㄞˊ |
部首 | [豸] 豹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0 部外:3 |
异体字 | 犲 ???? ???? ???? ???? |
字形结构 | 左右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C7A |
其它编码 | 五笔:eeft|eftt 仓颉:bhdh 郑码:pqdm 四角:24200 |
笔顺编码 | 3443533123 |
笔顺笔画 | ノ丶丶ノフノノ一丨ノ |
笔顺名称 | 撇 点 点 撇 弯钩 撇 撇 横 竖钩 撇 |
哺乳动物,外形像狼而小,耳朵比狼的短而圆,毛大部棕红色。性凶猛,常成群围攻鹿、牛、羊等猎物。也叫豺狗。
基本字义
豺
chái ㄔㄞˊ
◎ 哺乳动物,贪食,残暴,常成群侵袭家畜。分布于中国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亦称“豺狗”):豺狼。
英语 wolf; cruel, wicked, mean
德语 Rothund
“祭”字共有2个读音: [jì] [zhài]
汉字 | 祭 |
---|---|
读音 | [jì][zhài] |
注音 | ㄐㄧˋ|ㄓㄞˋ |
部首 | [示] 示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11 部外:6 |
异体字 | ???? ???? |
字形结构 | 上下结构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96D |
其它编码 | 五笔:wfiu 仓颉:bommf 郑码:rsbk 四角:27901 |
笔顺编码 | 35445411234 |
笔顺笔画 | ノフ丶丶フ丶一一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撇 横撇/横钩 点 点 横撇/横钩 捺 横 横 竖钩 撇 点 |
[jì]
1.对死者表示追悼的仪式:祭奠。公祭。
2.古代杀牲供奉鬼神:祭祀。祭天。
[zhài]姓。
祭
jì ㄐㄧˋ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 供奉鬼神或祖先:祭祖。祭天。祭祀。祭灶。 使用(法宝):祭起一件法宝。祭
zhài ㄓㄞˋ
姓。英语 sacrifice to, worship
德语 opfern, gedenken , zu etw. greifen, zu etw. Zuflucht nehmen (V),Ji (Eig, Fam)